李治当即传旨,让大理寺和宗正寺共审李元嘉之案。
李治只提出一点,此案既不轻处,也不牵连,一切以永徽律为标准。
权力的争夺,永不停歇。
同样的一幕,也在倭国发生。
倭国就不是投毒谋害那么简单了,倭国的宝女王与中大兄母子间的争斗,直接是明刀明抢。
眼下暂时是中大兄占据上风,将宝女王赶到百济。
不过他也没有登基,而是以倭国太子身份,临朝称制。
这几个月来,辽东谣言越传越广,倭国遍布黄金的事,几乎成为辽东所有国家的共识。
他们如此相信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消息连长安也在传。
连富有的大唐都觉得倭国遍布黄金,那倭国的黄金是该有多少。
一开始,大家都磨好了刀,等看大唐先动手,然后他们再一拥而上,跟在后面喝汤。
谁知大唐皇帝竟然派使节前往倭国,和倭人商议战争赔偿。
各国顿觉不妙,这么看来,大唐这次是不打算带着大家喝汤了。
室韦丶奚国两国赶忙派遣使节,前往。
他们两家都没有出海口,所以想联合,去倭国劫掠一笔财富,占大头,他们少要一点就是。
鞋酋长乞乞仲象也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一边派人打探倭国情况,一边命人大肆建造战船,做好渡海准备。
其实他们攻打倭国的话,不需打海战,可以直接在虾夷国登陆,然后利用虾夷做跳板,攻入倭国本土。
新罗同样在训练海军,眼下百济急不可图,倭国却有机可趁,只要能占便宜,他们自不会放过。
虾夷国也在派人联系肃慎人,希望两家罢手,一起攻打倭国。
甚至连遥远的流鬼国都听说了倭国情况,派人前往倭国打探消息。
正当各大势力还在等待良机的时候,倭国内部传来一个消息。
大唐跟倭国谈崩了,大唐使节已经离开了倭国。
各国纷纷大喜,摩拳擦掌,等着大唐出兵讨伐倭国,他们便能浑水摸鱼,见机行事。
有人欢喜,自有人忧愁。
筑紫朝仓宫附近的海滩上,中大兄遥望着唐使的船只消失在海面上,目光闪烁不定。
中臣镰足默默站在他身后,一言不发。
这时,但听马蹄声响,鬼岛川清率领一支队伍飞奔而来,他如今已被任命为九州率,
中大兄将所有军队,都交给他指挥。
「太子,你怎么让唐使给跑了?」鬼岛川清急问。
中大兄沉默不语。
中臣镰足沉声道:「鬼岛将军,唐人一步都不肯退让,难道真的将九州割让给他们吗?」
鬼岛川清道:「割个屁!我的意思是说,应该将唐使抓起来,当做人质!」
中臣镰足摇头道:「那样只会给唐人出兵的口实。」
鬼岛川清冷哼道:「不给口实,他们就不会打过来吗?」
中大兄缓缓道:「鬼岛将军,你应该与唐军打过了,你觉得他们战力如何?」
鬼岛川清沉默了一会,道:「他们战力确实比我们强,不过利用地形优势,在本土作战,我有信心击败他们。」
中大兄又道:「那你是希望唐军士气更高一些呢,还是低一些?」
「当然是低了。」
中大兄道:「倘若我们抓住唐使,不仅威胁不到他们,还会激起唐人怒火,提高他们士气。」
鬼岛川清了,点头道:「不错,是我没想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