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 04班门弄斧借花献佛(第2页)

04班门弄斧借花献佛(第2页)

而伯牙弹琴,无论是其老师连城,还是伯牙自己,都能够敏锐的感受到其中缺少的神韵灵魂。

如此这般,这不过是一个弹琴的工匠而已。

有一天,老师对伯牙说:“传闻东海蓬莱山上,有仙师居住,我带你去寻一个仙师点化点化,好吗?”

伯牙一听,便直接答应下来,高高兴兴地背着琴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

他也被这问题困扰许久,如今听到老师要找一位仙师点化于他,自然是喜不自禁。

来到了蓬莱山,老师让他原地休息,自己去找仙师去了。

伯牙在这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见老师归来,便沿一条山路寻去。

绕过一个山头之后,不想却有一幅奇景挂在眼前:真是云中飞瀑,雾中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如仙乐。

伯牙顿感天眼大开,灵感涌起,便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

突然,他的身后传来老师的声音:“哈哈,哈哈……仙师被你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所说的仙师就是这眼前的山川美景啊。

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

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

伯牙也不得不感慨,知音难求。

后来,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

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

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

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

一曲即终,忽从岸边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见状大感惊讶,自己的琴声,即便是王公贵族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眼前这樵夫居然说听懂了自己的琴声,一时间心中便生出了考量之意,于是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上船,大大方方的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传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

梧桐树高有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而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

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知道眼前这樵夫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谈吐不凡,必定是个隐世的高人,一时间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

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

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感惊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

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

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钟子期已离他而去。

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

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高山流水,后被引为佳话,用以比-->>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