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笑道“你们两个傻孩子,四处这么多的花瓣,你们哪里埋的过来呢?”
黛玉道“可这样随风飘落也太可怜了!”探春也附和,
宝钗又说“花瓣盛开时那么灿烂,那么美好,比起日月也毫不逊色,待时间到了,便掉落枯萎,这就是花瓣的命运。极致的浓烈后便是暗淡的凋零。”
探春道“这就是命运吗?”
黛玉哽咽道“命运难道如此无情吗?”
宝钗便宽慰她们,说道“草木都有命,人也有各自的命。只是草木无法抗争,而人却可以改变命运。”
“那么草木的命运又有谁来替它们抗争呢?”黛玉问道。
宝钗便说“所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你们帮助这些花草,这样很好。只是你们只能怜惜它们,却不能改变它们的结果。纵然可以帮助一部分,但普天之下如此多的花花草草,你们哪里能全部看得到呢?”
黛玉和探春听罢便是沉思。宝钗就将她们搂到怀里。
第一幕便结束了。
林如海与贾政看了,都是暗自沉思。王夫人和薛姨妈并没有看得太明白。
但凡了解黛玉的人,看过了这个故事,便知道其中小女孩的形象是结合了黛玉自身的性格。大部分创作者最开始总会在身边找题材,黛玉也是如此。
第二幕是拯救小羊的内容,她们竟然真的抱过来一只小羊。
“小羊,快和我走吧!一会儿他们要来抓你了!”黛玉想要抱起小羊,却抱不动,就想拽住它的脚,但小羊偏偏不走。
黛玉又想办法试了试,用绳子套住小羊的脖子,还拉不动。她又跑出去将妹妹叫了过来,姐妹俩一起使劲,却仍是没用。
“姐姐,怎么这只羊如此倔强,咱们两个人都拉不动它!”探春叹道。
黛玉正是着急,也束手无策,便道“怎么办呢?再拉不动它,它就要被吃了。”说罢,呜咽哭出声来。
“姑娘们你们怎么在这里啊?太太找你们好半天,太太很担心你们呢!”宝玉扮演的小厮上场,说罢就要带走黛玉和探春。
黛玉和探春也不愿走,和那只小羊一样倔强。
正僵持着,宝钗扮演的母亲来了,便劝道“你们两个好心救羊,可它却死活拽不动,也许是它不愿意和你们走呢?”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古语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可是世间万物自有运行的规律,你们横加干预安知不是错的呢?”
黛玉和探春听了,都不知如何回答,疑虑是否这样的行为的确不应当呢?
两个疑惑不解的小孩被母亲带走了,而那只小羊最后仍是被端上了餐桌。
这一幕也就结束了。
表演完的孩子们一起站到了中间,等着长辈们的评价。
贾政看罢,心里很难平静下来。坦白来说,这不是完成度很高的本子,故事结局也有些仓促,但其中蕴含了许多创作者自身的矛盾纠结。
他能看得出,黛玉和探春在写这个故事时,所经历的各种想法的碰撞。
贾政看了一眼旁边,林如海同样是神情复杂。
贾政便说“黛玉和探春写的故事很有意趣。你们这个年纪有各种各样的纠结都是常事。我们本来还时常担心你们,今日看了这出戏,再也没有担心的了。”
林如海便笑“存周你又和孩子们站到一处了。”
贾政故意摇摇头,笑道“我只是看到了其中可贵的思考。”说罢,他又拍拍手鼓励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