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打扮各异,因身份不同,行为举止差异明显,在经过白无忌介绍,花袅很容易分辨出各自身份。
“是他们四人与船夫发现的死者。”
“检查过他们的路引,他们从岭东来,一起乘船入京,提前来备考占位置。”
花袅点了点头。
书生李元走至几人面前后,向王磊和花袅行礼,语气温度,情绪稳定:“草民李元,参见两位大人。”
“你们找本少爷有事吗?”张武三看了一眼花袅,笑着起来:“哟,原来是位漂亮的女官妹妹。”
仆人1在旁边提醒:“公子,那是大理寺花袅,花大人,破案如神,据说已经破了很多大案。”
仆人2也提醒道:“公子,赵公子的案子,就是她破的。”
经多方提醒,张武三点点头,仔细打量了花袅一番:“你就是那个克夫的花袅?”
“长得确实好看。不过,你搞死了赵彻,我很欣赏你。”
“之后,你就是我张武三的朋友了。”
花袅皮笑肉不笑地回应:“张公子,客气了。”
张武三:“好说,好说。有空一起喝茶。”
王磊打断张武三欲说的话,转移话题:“张公子,这里发生命案,事态严重,还请不要耽误花大人工作,早日破案,以免中途生变。”
张武三不理解:“人又不是我杀的,这能有什么变故?”
花袅插话道:“若是张公子有事,不妨等案子结束后,再与本官叙旧,如何?”
“既然花大人都发话了,那我就配合你们,二位请问吧。”
张武三闻言并不生气,还叮嘱李元:“李元,好好回答大人的问题,不要耽搁了回城的时辰。”
“是。”书生李元礼貌地应答。
花袅问:“李元,你为何去大理寺报案?”
李元回答:“回大人的话,死者穿的衣服是金边官袍。”
花袅又问:“你怎么知道死者是官员?”
李元低眉顺眼地回答:“半月前,正是岭南回京述职的日子。”
“若是草民没猜错的话,死者应该是岭南地方官员。”
“既然死者是位大人,县衙没有自行断案的权利,草民就想着该向大理寺报案。”
王磊闻言,看向花袅,小声说:“很合理。”
花袅想了想,问:“你是怎么认出这位死者穿的是岭南的官袍?”
书生李元不假思索地回答:“草民父亲是岭东宜以背三十里,周家镇诸城县令的师爷。曾有幸帮父亲整理过卷宗,翻看过县衙里存放的国志,里面详细记载了外放官员每年述职时间,以及各级别官袍的等级划分与详细图样。我也是看到了那位死者身上的衣袍,才知道那位死者是位大人。”
花袅点头,目光落在李元身上,带着几分欣赏:“你很聪明。”
书生李元被夸赞,眼睛弯弯,十分开心:“多谢花大人夸赞。”
花袅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