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夫人抹了一把哭得红肿的眼睛,“我夫君在家,你既是客人,便先进来说话吧。”
“叨扰了。”沈亦初走进院子,第一感觉院子非常老破小,不禁有些讶异。
钱铁嘴不是京城中最受欢迎的说书人吗?日子怎么能过成这样?
“夫君!有人找你。”钱夫人在院子里吆喝一声,没一会钱铁嘴便从房间里慢慢挪出来。
“钱先生,我是来跟你谈了一下合作的事,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你应得的酬劳,请您收下。”沈亦初将那一小块金子塞给钱夫人。
这一小块金子可是他的粥铺盈利一个月的收益啊……
但钱铁嘴他配得上!
明明家里都已经这么困难了,还不忘记接济百姓,凭的全是满腔热血和心中凌然正气。
这样的人,他沈亦初佩服!
钱夫人将金块捏的紧紧的,露出了今日的第一个笑脸,“让您见笑了,不好意思,一会我去烧点好菜,您就留下同我们夫妻二人吃一顿,若是以后有别的赚钱法子,可千万别忘了我家夫君,多谢!”
沈亦初笑道:“好的,我记下了,但是这饭我就不吃了,我有点别的事,就先走了。”又看向钱铁嘴,“钱先生,事情我已经办妥了,您就静等消息吧。”
钱铁嘴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发妻,叹了一口气,又对沈亦初表达歉意,“贱内不懂事,沈先生见笑了,你我下次有机会再约吧。”
“嗯,没问题,我先走了,你们聊。”沈亦初说完,便离开了钱铁嘴的家。
他摸了摸身上,这下真的是穷得连一分钱都没有了。
也罢,钱没了再挣,实在不行,回头再坑楚锦佑一笔钱,包欠钱不还的!
谁让楚锦佑成天欺负他!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
三天后,一大摞印着红楼梦前两章的书籍被悄无声息地送到沈亦初落脚的客栈房间里。
不多不少,整整一万册。
沈亦初吃完早饭回到房间,看到这一大摞册子,脑子都懵了,“我靠,这么快!钻石楚老五到底养了多少工匠?!”
这一万册红楼梦前两章,就这么水灵灵地被印出来了?
沈亦初也不敢耽搁,叫来附近盘旋的飞鸽,给钱铁嘴写了一封信,让飞鸽送过去。
钱铁嘴大汗淋漓地来到沈亦初的面前,看到这一大摞小册子,瞪大了双眼,“这,这些,都是红楼梦?”
沈亦初笑了,“回答正确,钱先生,不如我们二人成立一家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社吧?我相信有红楼梦作为镇店之宝,店里的生意包火的!您还可以在报社门口继续说书,也算是为我们报社书籍做了宣传,如何?”
沈亦初又细细地为钱铁嘴讲解了何为报社,又如何运营,钱铁嘴听得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简而言之,沈亦初创办的报社可以利用印刷术将小说以连载的形式一期一期地刊登在报纸上。
钱铁嘴可以担任报社的第一编辑,专门用来审核他人投稿的文章是否符合标准。
而沈亦初需要把握好印刷和宣传这一块的工作。
至于养生粥铺,他可以将店铺管理的权利往下放权,让知秋和言生两个人管,他们两个人人品过得去。
沈亦初是放心的。
接下来,他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报社上,和钱铁嘴一起将报社经营好。
但愿六皇子能上钩吧。
第44章
第二日一早,第一家报社悄无声息地在京城的城西街创办,有了钱铁嘴的宣传和沈亦初敲锣打鼓造成的大动静,报社开办地很顺利。
百姓们都喜欢凑热闹,对报社有着一丝丝好奇,他们聚在报社门前,对报社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只见报社的牌匾上雕刻着三个字——【故事汇】。
“故事汇?卖的是什么,是故事吗?”百姓A不禁好奇。
百姓B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摸索着下巴,猜测着,“大概是吧,是不是卖书的?如果是的话,那我可就走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打理,我可没这个闲工夫看书。”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