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他也有些累了。
第二天,李毅到了办公室,薛鹏已经给他沏好了茶,又按照惯例给李毅放了几张报纸。
李毅坐在办公桌上,看起来报纸。
这是他的习惯。
从来了西原之后,李毅每天都会把省里面和全国的几张重要报社的报纸都读一读,了解一下国内的情况,另外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今天李毅看的速度很快,大致看了一番后,准备进入当天的工作。
可是下一秒,李毅却忽然看向了一则报道,报道内容并没与什么特别的,写的是国外的缅地发生了地震,这个消息李毅是知晓的,而让李毅关注的是,上面的记者写的名字是宁小雨。
李毅没想到,对方竟然去了缅地,那边还有余震的可能。
想了想后,李毅还是给宁小雨拨打了个电话,结果无法接通,李毅也就只能作罢。
但他心里也在留意宁小雨的动向。
现在的西原县已经彻底加快了工业化改革,哪怕是杨兴民要从中阻拦,但引入的企业还是越来越多,很多创新科技的公司,都选择加入到西原当中。
而反观北川县那边,也在大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两个县城的竞争越发激烈了起来。
梅北春沉声说道:“李县长,北川县那边现在的补贴力度太大了,一些公司来咱们这边,很快也就被引入到了北川县那边了,咱们这边最近招商引资的企业都少了不少,咱们是不是也要有一些动静?”
梅北春很担心李毅,毕竟李毅现在在身上还有一个代字,只要这个代字没有去掉,那李毅随时都有可能被替换。
“不用着急,北川县吃不下那么多的,现在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他们再这么搞下去,那边的房地产都可能面临崩盘,而且补贴的力度过大,到时候税收补贴就是沉重的压力。”
李毅还是摇了摇头。
哪怕是现在西原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李毅依旧不愿意主动降低自己的补贴标准,因为这个标准对西原来说,是最好的,相对在税收方面能承受住,再加上西原县引入的企业都有选择性,所以,基本上都不用担心补贴方面带来的麻烦。
“对了,还有一件事,李县长,现在杨兴民这边好像有了新举动,他似乎也想要引入别的企业了,是光伏产业,我听说已经是有了眉目了。”
梅北春汇报了两句。
李毅顿时皱眉,沉声说道:“现在这个项目还不成熟,怎么能现在就引入?”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了省里面的一位副省长,据说现在已经得到了省里面的支持。”
“我觉得这个项目也的确不错,毕竟这是清洁能源技术,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啊!”梅北春反问李毅。
他对杨兴民的这个引入的企业,还是赞同的。
李毅摆了摆手,“这个项目目前不适合,但是可以看一看他引入的是什么公司,咱们再看要不要跟进。”
梅北春不解问道:“李县长,这个项目有什么缺点吗?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技术。”
李毅正色道:“光伏技术现在不成熟,哪怕是有不错的前景,可是很容易就被钻了空子,甚至是引起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