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否决了手下的想法,第二天还是命人迅张贴粮告示。
百姓们听到欢呼雀跃,终于粮了!
县长一直命人将粮食完,才回家与家人一起吃了顿饭,带人投奔大夏去了。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纷纷带着粮食与家人们一起投奔大夏。
他们早就听说了大夏的种种,这次虽然了粮食,根本不够吃几顿的。
如今县长都投奔大夏去了,他们自然也要跟着,否则官粮都完了,他们只能等着饿死了。
此时,东夷国其余的地方,百姓们造反不计其数。
每天都有百姓,朝着大夏的方向而去或者杀向皇城。
大夏士兵每天至少能吃上一顿饭,还是有力气。
再加上有锋利的武器,不断地将叛军屠杀。
此时蒋宣率兵十万,浩浩荡荡地朝着东聊城前去。
他受命要收复三座城池,东聊便是他选择的第一站。
至于能否战败大夏,他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他们选择一地,安营扎寨。
“将军,大蛮国如此的勇猛,都不是大夏的对手,咱们就别去送死了,国君昏聩,民不聊生,咱们何不投靠林曦女帝?”
军帐之内,一个心腹低声说道。
他们去就是送死啊,打不赢,根本打不赢。
那些国家的军事实力比东夷国都要强大,都抵挡不住大夏的进攻,他们去就是送死。
既如此,还不如归顺大夏。
事后他们带头去打国君,这样他们还是大夏的功臣。
“将军,不是我们不忠诚,是国君无道,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心腹继续说道。“林曦女帝得天尊庇佑,必然会一统天下,早晚会收了东夷国,我们现在若是前去与大夏作对,就是与天作对!”
现在大夏国兵力强悍,又有天尊送水。
可以顺利完成春耕,秋天会收到粮食。
大夏甚至都不用攻打东夷国,他们自己国家都要亡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何非要牺牲十万人的性命去激怒大夏呢。
“我蒋家蒙受皇恩,如果带兵投降,先祖都不会原谅我的。”
蒋宣一脸的惆怅。
他才二十三岁,自然也不想去送死。
如今到了两难的境地,一来不想士兵们白白前去送死,二来又不想违抗国君命令。
内心剧烈地挣扎着,不知道该做出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