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不然无法向那些御史和太上皇交代。文帝温和低地道:“各位爱卿,今日召见尔等,乃是一些谣言在京城之中闹得沸沸扬扬,有御史控告杨阁老勾结外敌,杨爱卿可有话说?”
杨阁老缓缓地上前两步,看起来已经有点老态龙钟,他开口道:“陛下,臣自从荣庆三年荣登皇榜入朝为官,如今已经整整五十八载,历经三朝,兢兢业业,虽然偶有瑕疵,但为国尽忠、为君分忧之圣训从未忘怀。如今落得如此名声,老臣无话可说,愿意告老还乡,请陛下成全!”
“哗!”
朝中群臣虽然都知道杨阁老必然自辩,但没有想到他会请辞,顿时朝中的文官们一阵哗然。
不过这种手段瞒不过周敬亭这种级别的高手,杨阁老使得一手好手段,竟然干脆不自辩,直接请辞。他就是看准了文帝要修仙,而朝堂如今处于多事之秋,需要杨阁老稳住大局的情况。
,!
一旦这种级别的大臣请辞,即使犯了一点错误,朝廷也会见好就收,让其荣归故里,对朝廷和个人都留一点颜面!
文帝还没有说话,立即就有文官站了出来,大学士吴东现在就是杨阁老的打手,他现在虽然排在周敬亭的后面,但因为依靠了杨阁老,手中的权力已经是次辅的位置。
吴东神情激动地道:“圣上,阁老为国效命五十八载,对大夏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何来背叛之说,那些都是一派胡言!”
侍郎董卓也出列道:“陛下,市井谣言,当不得真,朝廷怎能因这些谣言而问询阁老,陛下当为阁老做主!”
顿时,有十余位文官纷纷下场,为杨阁老申辩,朝堂之上热闹非凡!
接着御史大夫陈守义下场,他列举了大量的事例,“陛下,杨府曾经派人前往北方狼国、拓跋部落、大楚国边关,堂堂相府,不知道是想干什么?”
陈守义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安静下来,相府派人去这些地方,确实有通敌之嫌疑!
杨阁老不慌不忙地道:“陛下,容微臣回禀,杨府的一些下人,打着相府的旗号在外面经商,做一些违法之事也是有的,这是微臣管教不严,请陛下治罪!”
杨阁老片言只语,就把通敌之罪化解于无形。不要说杨府,这朝堂之上,府中多有生意,很多就是靠走私赚取巨额暴利,大家心照不宣!
杨阁老这么一说,御史大夫也无话可说,一个治下不严之罪,对首辅来说构不成任何威胁,而陈首义确实也拿不出真正的证据,只不过闻风奏事而已,这是御史的职责所在!
顿时,朝中的文官们立即为杨阁老辩护,些许小事,请阁老回去好好处罚这些败坏首辅名声之人就是!
文帝一看朝廷如此多的大臣为杨阁老辩护,不仅没有任何忌惮,反而颇感欣慰,道:“杨爱卿,此事看来为市井之人造谣生事,不必放在心中,着人告知京兆府和九城兵马司,即日侦查造谣之人就是。至于请辞之事就不要提了,朕还需要阁老为国分忧啊!”
杨阁老立即行礼道:‘陛下垂怜,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多文官纷纷出列,“陛下圣明!”
:()大夏第一武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