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亦然,有头有脸的人,才有发声的机会,底层的只求活着。
而农民,靠天吃饭,天灾一来,收成全无,想活着是真的不容易。
在康熙研究出来,又是免费实验,又是定价销售的,民心起来的速度比改良火炮的速度还快。
尝了甜头之后,康熙就又开始走高端路线。
这个高端不是手段有多高明,而是不坑穷人。
关于“蒸汽汽车”,康熙已经研发出来了,当然,他研究的实际上是内燃机驱动的,而不是蒸汽机驱动。
但是他没向大家介绍,只说研发出来“大清汽车”。
蒸汽机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内燃机用柴油,当然前面的也能用。
只不过,内燃机汽车更快。
康熙是从他笔友那里交换的研究团队,用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交换了人,许诺了这些研究人员高薪。
让他们来教会了大清的人,在进一步研究。
麻烦是麻烦了些,但是康熙不想“自己的荣誉”里面掺杂了别人的功劳。
所以,即使之后的研发,他自己把奏折往自己儿子们身上压,都抽出了时间。
好在,他在研究这方面有些诡异的运气,又或许是作为皇帝,有国运加成,没失误几次就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就是花的钱比想象中的多很多。
但是,康熙有自己的办法,他从被天书点名的“九子”里面拎出来了看起来最有商业头脑的。
老九胤禟。
看起来很会赚钱,也有这个脑子,不过就是太好骗了,他和老十、老十四,被老八笼络地,老八指哪儿他们打哪儿。
这不太好。
要不是康熙一直腾不出手来,他多少要找个由头,让老八吃点苦头。
可惜事情比较忙,现在又不能轻易找事,毕竟老九那脑子,不一定会把自己的事情看得比老八更重,到时候影响了事情就糟糕了。
不过,老九是真的有头脑。
康熙都没想到,这内燃机汽车居然可以不卖出去,也能从富商手里捞钱。
老九想的办法,让康熙自己来都想不到。
他先是从康熙这里高价“没买到车”,但是被专人送回了王府,他营销出了这车不卖,但专供皇室的话题度。
而后,又联合几个兄弟上奏,说需要“让利于民”,最后让给民的策略是这样的。
每一辆车挂上专属的编号,只留了十辆车的编号给皇室,其余车子都放开拍卖。但是拍卖的不是专门给某个人,而是有专门的司机,在哪个家族指定区域开,提前预约,次日履行行程,相当于买了车子的使用权。车身上可以用横幅挂上不同家族的口号,用做宣传。
最后车统一归工部,甚至用的“汽油”,也是工部卖给要用的家族,不用的时候就停在工部的地方,还得交“车马费”。
康熙自此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胤禟能赚那么多钱了,所以这新的复印的,估计还得靠胤禟再赚钱。
至于技术问题,康熙觉得自己应该还能胜任。
大不了再把公务分给其他几个儿子。
老四胤禛也是挺好用的,在处理公务上面,难怪之后能当上皇帝,心思也是深沉地紧。
康熙也发现了这人以后为什么会猝死,不懂劳逸结合。
在处理政务上,康熙自己是有张有驰,轻重缓急的事情能分开,就意味着能第二天、第三天再处理。
而在老四那里,竟然是,所有事情当天处理结束,不着急的事情拖在当天的最后?
康熙不理解,但是可以先不急着教,再看看,再对比对比。
胤礽作为太子,不会才需要警惕,那就是康熙的教育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