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的出现不一定能让大家都能拥有天书介绍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学会那些和他们有代沟的知识,但是有一件事是真的。
那就是大家都多了点新东西。
在思想上多出了对世界的探索欲,正如天书展示这般,世界有它自己的规则,自然也多了很多人,想要探索世界的奥秘。
“所以,这就是你大晚上让我和你一起出门的原因?”湛甘泉无语,怎么会有三四十岁的人,大晚上不睡觉,拉着他出来观察世界的?
今天不是满月,弯弯的月亮如同钩子,在云雾半隐半现,点点星光璀璨,像是从月亮上分出来的光点。
不过,现在大家也都懂了,星星、月亮、地球,都是“宇宙”中的“星球”,没有亲眼看过,暂时存疑,先保留这么一个概念。
王阳明面对好友的絮叨和气愤也并不生气,他也没资格生气,就是他要求的。
“白天我们可没时间,只能晚上出来研究格物了。”
王阳明,一个曾经七天七夜在竹林和竹子对视的人,只为了亲身体验朱熹“格物论”。
当然什么都没“格”出来,如果他是大熊猫,那么或许他能分辨出眼前的竹子那一株的口感更好,什么模样的更脆更嫩,但是他是个人,也不了解竹子,所以他只能得到一场大病,什么都没看出来。
天书的出现,让他对“格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原来这个世界,是真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不仅仅是看得到的,还有看不到的。
于是,王阳明就选了个自己公务不忙的时候,喊上好友,预计对“格物”进行一次新的研究,为期一晚。
现在不是以前了,有自己的事业的王阳明,在天书的无差别激励下的王阳明,不会抽出六七天去竹林对坐了。
他选择在月下和河水对坐,湛甘泉闲的都自制了钓鱼竿,钓上了几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了,王阳明还在看着流淌着月亮的河面“格物”。
“醒醒!天书不是已经教过正确的格物方法了吗,你光看是没有用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这江思瑶没说,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这“物理、生物、化学”很明显就是“格物”,而那个实验,就是格物过程中的手段,得到的什么“定律”之类的,就是格物得出来的时间规律。
这已经是他们大宋理学界的共识了,甚至为了验证天书讲的是否是真的,他们会亲自踏入自己不了解的领域。
据湛若水的情报来看,已经有不少隐士在对外低价出售各种质量不一定纸张了。
但是吧,自己这个好友就很奇怪,天书讲的关于水的内容也不多啊,怎么他看着水一个劲发呆。
“元明啊,你说这水为什么会变成洪水呢?”
王阳明也是发现快到汛期了,所以对水下意识地就更加关注,更主要的是,他不太理解。
平时温温和和的水,怎么会变成洪水那副狂暴模样。
“水一多了,就变成洪水了呗。”夜深,湛若水已经很困了,他有丰富地野外生存经验,已经搭好了“观雪庵”,打开了叠桌,就着月光欣赏起来自己刚刚钓上来的螃蟹。
张牙舞爪地,很是可爱。
“可爱”,自然是湛若水对于自己亲自钓上来的战利品的滤镜,实际上只是在普通不过的螃蟹,甚至还缺了一只眼睛和一只钳子。
故事是跟别的螃蟹打架,不想出去努力觅食了,才吃了湛若水钓竿上的蚯蚓。
这蚯蚓也是和钓鱼竿一起现做的,鱼线用的柳条,也就钓钓不重的小东西了,如果是条大鱼,都得跑了。
湛若水的话王阳明也没听清,他只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天书会不会再讲水。”
“肯定会的,天书不是说了,水占了这个地球的一大半吗,估计就快说了。”
湛若水还真是这么想的,他现在比起自己去想,更倾向于验证天书的结论。
卖纸的就有他,不然他也不能打听到“同行”的事情。
王阳明依旧看着水出神,湛若水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嘿,看到了一条大鱼,兴致勃勃用“前钓鱼竿”去插鱼去了。
和王阳明当朋友,湛若水已经学会了怡然自乐,王阳明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格物”的时候,他就得自己找点乐子,不然这朋友高低是做不长的。
王阳明倒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这个好友在动来动去地折腾河,他自己的视线落点在河面上,脑子却是在想事情,脑子俨然没了多余的容量处理别的事情了。
大明期间,像是王阳明这样的人有很多,在大明初期,朱元璋极其推崇理学。
这自然不是他崇拜朱熹,也不是他推崇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