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没有耐心在家种地,更没耐心像是姜太公一般,等着愿者上钩,更不会在天书给他扬名的时候,直接避开风头,选择亲自体会民情。
诸葛亮去过江东的事情,别说是曹操了,郭嘉都知道。
而且啊,郭嘉还知道,现在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的那个年轻的县官庞统,正是诸葛亮的同窗,似乎两人还并称“卧龙凤雏”。
郭嘉扼腕叹息,诸葛亮从江东离开的时候,就应该把庞统也一起带出来才对。
现在曹操的领土越来越大,太缺有脑子敢谋算的谋臣了,特别是能治民的,稀缺人才。
三国的人各有各的成算,江思瑶也是,她秉承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也一并将印刷术也说了。
【如果说指南针的出现让人们在大海上的航行更有方向感,从而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还有帮助咱李广大将军封侯!”
武将之间不像是文官,总有说不完的新角度,他们比较专一,逮着一个话题啊就能一直说下去。
李广也不生气,这么说好啊,这么说不就意味着,“老李我啊,在后世可是有名有姓的,不像是个别人,说不定在史书里就出个名字,连路痴这样的故事都没有咧!”
李广是会戳人心窝子的,在场的除了卫青、霍去病,也就刘彻是在后世也声名赫赫的。
刘彻哈哈大笑,也没说李广说得如何,但也顺着他的话在说,“就是就是,在后世没个名气的人,连被看笑话的资格都没有。”
被看笑话还是件好事不成?
李广一双虎目都快瞪圆乎了,刘彻不接招,只装模作样地拿着手里的奏折,反复地观看。
半晌,来了句,“还是天书给看的,那个纸好啊,装订的也好。”
要不是这是皇帝,文武百官都能怼上一句了。
还用你说?
天书的声音还在继续。
【火药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掌握爆炸的能力,对科技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没有火药的秦汉不知道火药出现了会带来什么科技作用,但是已经有火药的宋,大家其实都不懂天书说的科技,在没讲物理之前,大宋有没有出现过。
“难道科技不是天书带来的吗?”
苏轼现在乖觉的很,他和弟弟以及父亲一门三进士之后,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这波澜倒不是觉得他们家在科考“舞弊”,自是没有那一回事的,而是啊,很多人觉得,既然他苏轼在仕途上也走得不顺,干脆就别给要职,就放个闲职,让他做做就挺好的。
甚至还有说他弟弟苏辙的,当官不好好当官,只顾着自家的私情,一年到头“捞哥哥”能有什么政绩。
可把苏轼给气迷糊了,他自己是个什么人他自己清楚,弟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更清楚。
他确实,在人情世故上,在官场这一块应该是没有那个能力身居高位的,但是如果弟弟有,却被自己耽误了,那么他能气自己一辈子!
苏辙倒是无所谓,甚至来宽慰他。
“哥,要是真给咱俩闲职,也是好事。”
“好在何处?你不是最想要为民请愿,想给百姓做点实事吗?要是真在官场当个活摆件,能高兴?”苏轼愁眉苦脸,但是也没辙,他倒是想写诗词抨击这件事,但如果。
如果这是皇上也默许的呢?他这一抨击,不就正是自己被贬的第一个原因吗?
“好在,我不用费劲心力做更好的实绩,来捞你呀。”苏辙一本正经地说这话,得到了苏轼当场回怼的四个字“想都别想”。
苏轼一边开始找纸笔准备创作,一边在嘴里嘟囔着,“我可是你的亲哥哥,难道你还不打算捞我不成?”
“捞捞捞,一定捞,我发誓,哪怕是为了哥哥做到宰执,也要努力把哥哥捞出来。”
兄弟俩毫不避讳地说着被贬,晋升之类的话,实际上并没有把天书的“预言”当回事。
或者说,他们并不信。
有些人或许会因为,从天书口中得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就放弃努力。
或许知道自己会烂到地心里,就干脆摆烂,但是他们兄弟俩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