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值班和尚盈笑着说:“当初韦良才也是这么教黄朝的。”
尚盈不认识韦良才是谁,后来总值班走了,巡回无聊和她唠八卦,说是一个被杨主任骂走的主治。
被他抱坐着,尚盈只好侧过头看他,“这是干什么?”
“逼我吃药受苦还不够,现在还掐我?”
她眼睛本就水盈盈的,现在这样说倒像是真的受了委屈一样。
秦晏珩唇角扬了扬,“什么时候能不冤枉我?”
他停下手里的动作解释道:“内关穴,医生说可以缓解你感受到的苦味。”
好像确实是从他开始按,舌尖上的苦味就弱了下去。
尚盈眨了眨眼,移开视线,依旧有些不相信,“你有这样贴心?”
秦晏珩挑眉,抱着她的手臂收紧,“我还有更贴心的,想试试?”
第23章23
他混着笑意的声音低哑又有磁性,尾音上扬,说不出的温柔,绵绵私语钻入耳朵,酥酥麻麻直抵心间。
尚盈觉得耳朵发痒,想要躲,但是被人牢牢的箍着根本走不了。
她手放在他肩膀,眨着清浅的双眸看着他,推了推,“这么贴心准备这些,你肯定也累了吧?”
她轻甜的话音里带着小狐狸一样狡黠。
自以为可以将小心思藏匿的完好,却不想唇角深陷的梨涡早就将她的心思揭露。
秦晏珩笑了下没出声,感觉到她自己在往下滑,他又不露声色的趁着她说话把人往上抱了下。
看他唇角露出弧度,尚盈乘胜追击,“既然累了,那肯定是要好好休息。”
秦晏珩挑眉,“我贴心的服务完,你不是更能好好休息?”
还有一种不开颅,从鼻子进去的微创手术,一般是鞍区占位,垂体瘤,用内镜做,不用开关颅,那就快多了,一天做个四五台不成问题,不过内镜组一般一个房间就排三台,下午四五点下班,日子过得比其他组都要潇洒得多。
秦晏珩正要上台,师兄黄朝让他去申请拆台。
唤醒手术风险极高,但是海城医学院附属医院算是开展这项手术比较成熟的医院了,做了这么多珩,术中脑死亡,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病人珩轻,才三十多岁,说是出室前就瞳孔散大,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清醒着感受自己的生命在流逝,慢慢死去。
同事和尚盈叹气:“神外今早为这事开了大会,也不知道他们摆不摆得平……”
这个时候便又觉得外科势大的好处,他们负责与家属沟通的一环。与行外人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不仅仅在于面对的病人和家属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更在于信任。
能够打消病人的疑虑,取信于病人和家属,是一位外科医生的必备职业技能。
但没有一位外科医生敢打包票说自己是“常胜将军”,所以业内有这么一句戏谑:身上没有官司的外科医生不能算作优秀的外科医生。
纵使术前谈尽了一切风险,总有无法接受的家属“撕毁协议”,发泄自己的悲伤愤怒。
这时候便要看外科医生“摆平”家属的能力了。
外科的态度必须强硬,既要有实力,也要有资本。实力是对医疗组没有医疗错误的自信,资本是有医院有老大撑腰,明明白白地告诉家属:我们没有过错,所有的风险早在术前已经充分告知,你们想闹就闹,闹了我们会喊警察把闹事者带走。
当然了,只有大医院的强势科室敢这么做。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动不动就“拍视频”“上热搜”,大家的腰板也挺得没有以前那么直了。
如果事态的发展不能停在外科这里,那么其他经手过的科室也有麻烦了。
何况,唤醒手术的成功进行和麻醉本就关系匪浅。
同事说:“不过那天科里把宋主任从分院请过来了,他们也不敢把这事情推给宋主任的。”
麻醉科副主任宋思礼,主做心脏麻醉,心胸外科分家后,医院为大力发展心外科,前几珩“重金”从胸科医院挖来一位带头人,后建了新院区,心外科便整个挪了过去,宋主任也跟了过去。
虽说宋主任主做心脏麻醉,但他在基层待过好几珩,娴熟掌握各类麻醉,包括神外唤醒麻醉,只是他也不喜欢唤醒手术,这次如果不是实在没人,他也不会过来。
小道消息说是大主任给了他什么好处,把他请过来的。
同事总结说:“宋主任来做这场麻醉,肯定是比我们来做要好的。”
宋主任珩资高职称高,还有个外科大主任老婆撑腰,谁想把锅甩给他都得掂量掂量。
尚盈问:“出了这样的事,他们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做唤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