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成的募兵要么担任队率和屯长等中下级军官,要么是军中的骨干老兵,战力不是服役两年的正卒可比拟的。
孝武皇帝在位的前期,四处征伐的汉军是以征调而来的正卒为主。
但是随着大汉对外用兵的规模越来越大,汉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兵员不足的情况。
打败仗,兵卒有折损;打胜仗,兵卒也有折损。
到了孝武皇帝中后期,卫青和霍去病等名将虽然已经凋零,但他的雄心壮志却没有改变。
于是只能任用李广利和赵破虏等人为领兵主将。
和他们的前辈比起来,李广利之流的军事才能实在是平庸了许多。
虽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损兵折将也不少,胜只能算是惨胜。
太初元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数万人出征大宛,遭遇大败,生还者不过十之一二,折损四万人以上。
同是这年,浞野侯赵破虏率兵攻打匈奴,大败而归,折损兵卒二万余。
天汉二年,李广利领三万骑兵出击匈奴,斩敌首上万,归途遭埋伏又大败,折损两万余。
征和三年,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击匈奴,斩首数万,轻敌冒进,陷入重围,七万汉军尽数覆灭。
……
而在这之前,卫青和霍去病等人虽然常常能取得大胜,但是有常胜将军,又怎可能有无损将军呢?
类似的惨败还有不少,几十年件,近百万的汉家男儿死在了平定匈奴的战场上。
而这还仅仅只是大汉在匈奴、西域这一个方向上折损的人口,朝鲜、南越、西羌……何处青山无忠骨?
连年的战争,连年的折损,大汉境内怨声载道,可以征调的正卒越来越少……
于是,募兵应运而生,数量也开始增加。
李广利出征大宛和匈奴时,汉军就不只是良家子弟出身的正卒了。
因为兵力实在过于短缺,孝武皇帝屡次下诏,征伐恶少年、赘婿和刑徒出征。
总之就是五花八门,各有来路。
当时,南军和北军中的募兵比例,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
后来,孝昭皇帝即位,用兵的次数大大减少,让一代人得以长成,兵源紧张的问题才得到缓解。
募兵的数量随之减少。
如今,匈奴已经苟延残喘,已经不再拥有过往那么强大的实力了。
所以汉军出征更应该注重“质”而非“量”了。
相对于数量众但战力低的征兵正卒而言,数量寡但是战力强的募兵才更合用。
与其次次都发动数十万战力低下的正卒,不如调用万战斗力极强的募兵。
这样一来,总体战力没有下滑,却又能减轻后勤的压力。
“朕以为应该增加募兵,使其与征兵并重,不可偏废。”
“募兵为经络骨架,征兵为血肉腠理,二者相辅相成,方能让汉军更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