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这不合规矩!”
姜曦说着就要站起来,宣帝却按住姜曦的肩膀,温和道:
“没有什么不合规矩,卿卿只需要写一个阅便是,卿卿不是会朕的字吗?”
“可是……”
宣帝俯身握着姜曦的手,一笔一划的写了上去:
“卿卿看看,这也不难嘛。”
姜曦呐呐道:
“是不难,可……”
“既然不难,这些请安折子,就交给卿卿了。”
宣帝如是说着:
“朕身子还没有大好,若非是实在没有法子了,朕也不会让卿卿怀着身子还要操劳。”
在宣帝的再三劝说下,姜曦终于提起了笔。
笔一提起来,之后的事便顺理成章了。
宣帝开始渐渐教姜曦怎么看那些请安折子里的漏洞,臣子的奏折多有偏颇,身为帝王自然要能明辨是非,这非一日之功,可是宣帝却没有时间了。
在最后的这三月里,宣帝几乎想要将自己的学识,阅历,填鸭式的交给姜曦。
幸而,姜曦也不是愚钝之人,这会儿她看起折子来,已经十分顺利了。
大臣们在奏折里挖的坑,都会被她一一挑出来,时不时还会和宣帝分析一下大臣们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什么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等,宣帝都忍不住道:
“卿卿若为男儿身,怎不登堂为相侯。”
这话哄的姜曦很是开心,可随着宣帝渐渐不上早朝,只在乾安殿处理政务,大臣们看到姜曦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
直到某次,姜曦没有来得及停下批阅奏折的笔,被前来的大臣撞了个正着,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臣们参姜曦妖后误国折子堆了满满一桌。
宣帝没有惯着,直接将折子抬到金銮殿,给所有大臣一个拿回折子的机会。
“若再参降一品,三参降三品,直至尔等退出朝堂!”
宣帝坚决的态度让朝臣不由得为之瑟瑟发抖,眼看着几个二品、三品的大员被宣帝真真正正的贬了下去,朝臣们终于认清了这个事实。
之后的上奏朝事,也不再避着姜曦。
“卿卿,吏部尚书等人都是不可多得贤才,以后你若是用好了他们,必将受益无穷。”
“那圣上便不该贬了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是。”
宣帝只是揉了揉姜曦的头发,笑而不语。
等到最后一月,宣帝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他让姜曦扶着自己坐上了龙椅,随后一把拉着姜曦坐下。
朝臣顿时哗然,可是宣帝依旧我行我素,上奏者贬,朝臣们很快就偃旗息鼓。
宣帝陪着姜曦上了半个月的朝,这一天,他终于坚持不住,整个人直接从龙椅上栽了下来。
“圣上!”
“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