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也是大秦军制的一种悲哀!
而且被冻死大半的秦卒你们明白这代表着什么吗!这代表了,他嬴政损失了能攻下一个国家的兵力啊!扼腕。jpg
“寡人复盘了这次与赵之战,知晓会发生这种残酷乃是寡人之过也……”
嬴政是一个很会吸取经验的君王,也是一个敢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君王,在确定与赵之战的大部分损失是因为他造成的后,还很年轻并不像老年那样刚愎自用的他立马决定改正。
当然其中更多的原因,也是给朝堂中不甘心大秦军队偃旗息鼓之人的一个休兵的理由。只要对大秦有利,嬴政连自己名声都可以不要,更何况是承认自己决策的错处,尤其是这些伤亡在过去都算得上是习以为常,更能显现出自己爱民如子行为的时候。
黔首的心里自有一杆秤,以前自己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得又是什么日子,他们心知肚明。嬴政的这些做法,或许在朝臣眼中来说很不理解,但是却对黔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嬴政的这些做法来看,他们这位大秦君王确实是将黔首放在心上了,这可是妥妥的加分项啊!
只要黔首们有了这种意识,嬴政这个秦王就在黔首的心里立住了根,站住了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嬴政收买人心的一种策略,还是前所未有的收买黔首人心的策略。而朝中文武百官全部都对着嬴政的行为保持默许状态,也是大秦对黔首的一种态度,君王如此朝臣如此,生活在大秦的黔首还有什么好担心,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而那些即将要成为大秦黔首的赵人,也应该想想自己到底该对秦国是何种态度!
是的,没错,嬴政如此作态不只是给大秦士卒黔首看的,也是给即将成为大秦子民的赵人看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君王才是黔首应该信任且爱戴的君王,什么样的君王才可以承担起黔首希望的期盼。
让他们自己掂量计算,他们赵国的君王,赵王迁是个什么垃圾玩意!
就在嬴政承认自己决策错误后,他还宣布了自己要摆驾邯郸城的决定,去看看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忆往昔一下过去,算是与自己的过去做个了断。而且嬴政此次前去,不只是他一个人,他还要带着自己的阿母赵姬赵太后,和雍城公主一起前去。
带着赵姬过去是为了回忆过去,而带着雍月过去则是纯粹出门见世面了!
接到随行王旨的雍月:“……”
屁的见世面,我过去是为了大秦阻止大兄你发疯大开杀戒啊!算了,大兄你高兴就好!
与此同时,同样收到随行王旨的成蛟:“……”
等会儿,这剧情不对啊,大兄你下令让我跟去做什么,这里面貌似没有我的事吧!大兄你这是想干嘛!?细思极恐。jpg
而就在雍月接到随行王旨的第二天,荀子就派人将雍月叫了过去。
赵国被灭,荀子说不伤心那是不可能的。
五岁的小扶苏就偷偷跟自家小姑姑说过,在接到赵国被灭的消息后,老师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静的呆了三天,师兄们给他送去的膳食他也没动。李斯师兄说老师这是在祭奠灭亡的赵国,让大家不要去打搅老师,一起等老师出来后再说。
对此,雍月就不得不说一句李斯对人心变化的敏锐度了,连荀子想的是什么,他都能猜到一二。
顺便一说,现在的李斯又升官了,就在他将《秦律》中的肉刑都更改为劳改后。
在嬴政颁布新改过的《秦律》时,李斯差点没被朝中百官们喷死。要不是嬴政说这是为了保证大秦人力的一种策略,李斯是按照他的要求才如此做的后,李斯估计连郎官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不过不得不说,李斯的运气也确实是好,因为那时候韩非也在现场,当即就直接就拿魏国旧民的事举例,认为李斯这么做可以安抚黔首稳定国治是法家之学,对大秦接下来治理他国旧民有利。这才让李斯在保住官位的同时,继续升爵升官。
就冲这点,李斯给韩非磕一个都不过分!
而就在那之后,李斯跟韩非关系也好到了几乎形影不离的地步,换句话就是所谓的蜜月期。韩非接到嬴政命令研究儒法结合的时候,李斯也跟着出谋划策,贡献了不少力量。也正是因此,两人才总是会出现在咸阳学宫拜访荀子老师,拿着问题等着解惑。
李斯韩非=法家。
大儒荀子=儒家。
李斯和韩非拜访荀子咨询问题=儒法结合。
没毛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斯都入朝为官了,他还会时不时出现在咸阳学宫的原因。
荀子在自己的房中呆了几天,直到抚平亡国的伤痛后才出来。结果一出来就听说秦王赢政想要亲临邯郸城的消息,小老头第一反应就是嬴政要去赵国为幼年之事复仇,赶紧着急忙慌的跟雍月联系。
接到老师消息的雍月:“……”
行吧,老师我真应该送你一个牌匾,上书‘预言帝’!
第112章新监护人
此次前往邯郸,路上多了一个人。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将雍月叫去谈话的荀子。
没办法,这位因为赵国被灭的刺激大发了,无论雍月怎么解释,他都不相信秦王嬴政前往邯郸没有目的,非要跟着一起去。
雍月能怎么办,估计是被刺激的狠了,小老头的倔劲一上来,怎么劝都不好使!而且腿长在他身上,就算雍月这边拒绝,他也能自己过去,那还赶不上跟着雍月他们这边的大部队一起走呢,万一路上出点啥事雍月还不得后悔死!
“老师跟我们一起走也行,不过扶苏的功课可就落下了!”雍月委婉的劝道,而这也是她最后的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