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身上还是很白……”顿一下,“那里也是。”
“……”孟镜年伸手轻掐一下她的腮,“你都在看些什么?”
“看一下怎么了……”
后半句话是被撞散的。
这一次结束之后,两人今天彻底偃旗息鼓。
林檎在黑暗里抱着他,仍然有种不甚真实的恍惚感,有些困了,打着呵欠,忍不住问他:“你多留几天好不好?”
孟镜年亲她,“当然。”
之后,孟镜年又在北城待了四天,直到江思道催他回去干活,这才不得不回南城。
【12。孟老师】
从这一年九月起,孟镜年以准聘副教授的身份,开始担任《大气动力学基础》的授课任务。
他此前的基金项目已经结项,这一年八月再次获得更高一级基金项目的主持资格,待这个项目结束,汇总手头所有科研成果,便有资格参与副高职称的评选。
这门课程原本授课老师的风格,往好听了说,叫做“稳健”,实话说就是“无聊”。
年轻的新老师,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新鲜的刺激。
孟镜年上了几次课,院里开教学会议,会议开始前,就有人就打趣道,他这门课的到课率,不说别的,女生至少是100%。
“120%。”时不时委托孟镜年干活的李老师笑说,“经常有地海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学生跑来蹭课。”
院里大部分老师,都是看着孟镜年从本科一路成长过来的,揶揄的话也没什么恶意,便有一个老师开玩笑强调:“注意作风问题啊镜年。”
而在同学之间,孟老师堪称作风严谨的典范,开课之初建了微信群,课程相关信息都发布在群里。
添加他的私人微信,一般会通过验证,但给他发去的消息,多半只会收到这样的回复:
【请把你的问题系统整理之后发送到我邮箱<ahref="mailto:">m<a>】。
非常冰冷,几无例外,让人看到以后只想回复“转人工”。
女生之间,津津乐道的是他手上的那枚银戒,以及他长年不曾更换的朋友圈封面,两只戴着同款戒指交握的手。
而朋友圈头像下方的简介是:Shesaid,lifeislikethisfruit,wholesome,goodandgreenattheroot。(她说,生活就像这颗果实,健康、美好、根系繁绿。)
有人拿去搜索,结果显示这是一句歌词,出自BillieMarten的《BadApple》。
毫无疑问,孟副教授即便未婚,也显然不是单身。
《大气动力学基础》这门课程,安排在周五的第三和第四节,授课地点在逸夫楼C栋的203教室。
上课前五分钟,孟老师走进教室,往台下一扫,便知今天女生的到课率,超过100%。
第二排位置,坐着一位既不属于大气科学学院,也不属于地球和海洋科学学院的女生。
短款的白色钩织外套,袖子到手肘处陡然呈喇叭花形状地散开去,她托着腮,半个手掌笼在袖子里,表情有些百无聊赖。
一头羊毛卷长发发量惊人,蓬松刘海下,一双很大的眼睛,不笑的时候,眼珠位置略往上靠,露出一线眼白,显得有些凶。
上午十点多日光明净,皮肤在这样的光线里,白皙得极有透明感。
孟老师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超过五秒钟,她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手掌轻拍了一下垫在肘下的笔记本和笔,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听课的准备。
大气科学这个专业,传统也是男多女少,这门是专业必修课,40多人上课,同学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早就认了个熟脸。
陡然出现了一个陌生女生,还长得这样漂亮,自然引得坐在她前后左右的男生,不时打量。
孟老师什么也没说,抬腕看手表,在铃声敲完之后,平声说:开始上课。
有人天生具有人格魅力,站在那里,哪怕是在机械地念读圆周率,也会引得人听下去。
孟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何况他讲课并不机械,相对而言比较枯燥的一门核心课程,也能通过生动示例,庖丁解牛,剖析得一清二楚。
他不怎么提问,也不怎么在意底下的人有无认真听讲,只在讲到核心知识点时,习惯性地抬眼扫视一圈,作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