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全户信息,警察差一点蹦起来欢呼
…
打开全户信息,警察差一点蹦起来欢呼
警方确信,经过户口迁移,这伙人已经完成了身份的漂白,此刻,全部隐匿在内蒙古包头市!一场跨越千里的抓捕行动,就此展开。
2011年10月25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任锐忱给即将奔赴包头的专案组成员送行,秋风瑟瑟的草原钢城包头,迎来了一群从哈尔滨来的人。与案件相关联的所有人的命运此刻都缠绕在了包头的上空,沉寂了足足十年的命案终于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紧绷的局势一触即发。
警方接下来的抓捕行动,分三步走。第一步,定点,确定嫌疑人的居住地和活动范围。第二步,定人,近距离观察要抓捕的对象,确定行动方案。第三步,定时,在同一个时间多地点同时动手,力求一网打尽!
此时,杨树彬当年购买摩托车时为了上牌留在车管所的那个手机号码,成了定点的关键要素。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监控发现这个目标经常出现在包头市青年路的一家台球厅。
当年杨树彬在包头经营的台球厅附近
…
当年杨树彬在包头经营的台球厅附近
傍晚时分,当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从台球厅出来时,守在街边一辆小车里的许建国双眼一亮:此人,正是自己的发小、当年的「武和尚」、曾经的杨树彬、现在的王学礼!
杨树彬进入了一家烧烤店,没太注意跟在自己身后走进来的几个人,这些人坐在了杨树彬的邻桌,正听见他和饭友说:「前两天有一人上我台球厅闹事去,当时我没在现场,我要在现场,我拿勺子把他眼珠子挖出来当泡踩!」
邻桌的便衣警察听得清楚,看得分明,侧对着杨树彬坐着的胖乎乎的许建国端起一杯茶水,叹息道:「可以和任老板交货了」。同桌的便衣都笑了,大家明白,「任老板」指的是公安局局长任锐忱,而「货」,自然就是指杨树彬。
同一时间,化名为「马海燕」的戢红杰正在接儿子放学,没注意一辆小车正在她身边缓缓驶过,车里,两名警察正在拿着戢红杰的照片和窗外的女人反复对比,确认此人正是戢红杰。
而追踪到张玉良的所在地,则要归功于杨树彬的母亲。通过追踪杨树彬母亲和张玉良同居女友的通话,警方顺利定位到了张玉良经营的商店——就在距离杨树彬家不远处!
第二天,另一路便衣拎着一袋子蔬菜溜达进了张玉良的商店,发现店里只有张玉良的同居女友在看店,而张玉良并没有现身。便衣警察在店里转了一圈,看见柜台上写着「代缴手机费」的广告,于是计上心来。
「我要交手机费。」
「机器坏了交不了。」
「这咋就坏了呢?我前几天来还能交凭啥今天就交不了了?你这不耽误事呢吗?!」
便衣警察故意大喊大叫,女人试图解释,但便衣越喊越大声。正在此时,里屋的门开了,一个男人走了出来,「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吵吵!」
便衣定睛一看:哟呵,这男人,正是嫌疑人之一张玉良!
短短几天时间迅速定位了3个人,但警察仍然愁眉不展,因为有一个人始终没有露面:此人就是瘸子吴宏业。
正在此时,天降良机:杨树彬的手机上,收到了来自「二哥」的又一通电话!警方通过监听和对比分析,断定这「二哥」就是吴宏业!警方暗查发现,他此时,正藏身于包头郊区的煤场中!吴宏业为人十分谨慎,除了必要的时刻,手机几乎都处于关机状态。
此时问题又来了,包头郊区的煤场,大大小小有500多个,这些地方附近基本上都没有基站,也就根本无法通过手机信号来定位人的位置。怎么办?
能不能先抓捕其他人呢?警方马上否定了这个方案:这4人的联系千丝万缕,如果不是同时抓住4人,恐怕会出现漏网的情况,必须4个地点同时动手!
通过监听吴宏业的手机号,警方发现,有一个煤场老板的电话频繁出现。于是,许建国以谈生意为名,将这位煤场老板约到了包头市。煤老板刚一到达就被控制住,惊恐万分的他,马上答应配合,并且说出了「二哥」所在煤场的具体位置。
定点,定人,都已经顺利完成,接下来,就是关键的第三步:4个地点同时动手,一网打尽!
深秋的包头空旷寂寥,疾风刮断了地表的枯草,运煤的火车在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下拉长着笛声远去。
在距离包头200多公里的一处小煤场里,四五个蓬头垢面的人聚集在一处小屋里闲聊,正在此时,两个乔装打扮的便衣走进了小屋。
「谁是二哥?」
「你是谁?」
「我是来买煤的,朋友介绍的。」
「你找的二哥叫啥名字?」
「王华炎。」
这个名字,正是吴宏业用的化名。
沉寂两三秒之后,从角落里传来一个沙哑的嗓音:「我就是。」
话音未落,两名便衣立马扑上前擒住了此人的胳膊,特警随后冲入,将人铐起来,把头抬起来一看,正是吴宏业!
此时是2011年11月2日下午4点30分,煤场的警察迅速通知包头市的另外三组人马:「行动!」
警方抓捕吴宏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