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吉祥如意 > 150160(第17页)

150160(第17页)

鹅姐说道:“这种世道,你们孤女寡母的,出去了单门独院的过我们不放心啊,就是出去了,咱们两家还是一起过。”

“这——”如意娘有些犹豫,“买房子的钱我已经攒好了,等如意出来,我和她商量一下。”

鹅姐忙道:“你们母女想买房子随时都可以去买啊,先和我们一起住下再慢慢看房子嘛,这可是你们母女攒了大半辈子的辛苦钱,一套房子就没了,不得好好的看?不着急哈。”

“何况,我吃惯了你做的菜,在通州这些天不是下馆子,就是吃宝源店的菜,都不符合我的胃口。你看,我都瘦了,双下巴都看不见了!”

鹅姐是个有本事的,能屈能伸,能文能武,武能河东狮子吼,文能撒娇卖乖。

如意娘掐了一把鹅姐的下巴,确实,都能摸到骨头了,说道:“回去我给你好好补补。”

回到四泉巷,因老祖宗去世,四泉巷所有家奴都换了素服,如意娘和鹅姐一家人也回家开箱找素服,如意娘刚刚用钥匙开门,就看见屋里头有一封信。

如意娘还以为是王延林写给如意的呢,刚好她去了通州没及时收到,民信局就把信塞进门缝里头了。

可是,如意娘捡起信,看到信封虽然依然是如意娘收,但信封上没有工笔画的一柄如意,这是如意和王延林的约定,信封画如意。

如意娘还从收过自己的信,好奇的打开信封。

隔壁吉祥正在翻箱倒柜找素服,就听到如意娘一声惊呼,“吉祥!”

吉祥赶紧撒腿跑过去,见如意娘拿着一张信纸和一叠银票,“是五戒写给我的信,要我们赶紧离开张家,还给了我一万银子,这……这也太突然了,我自己有钱赎身,我怎么能要这苦孩子的钱呢,这银子你拿着还给他吧。”

吉祥看着五戒的信,上面说“宁王谋反,张家东府侯爷牵扯其中,一定会殃及池鱼,如意娘等人赶紧想法子脱身,离开张家”云云。

吉祥说道:“五戒这家伙太实心眼了,反贼的起兵檄文上写奉张太后的懿旨起兵,这肯定是假的嘛,太后娘娘不可能造自己亲儿子的反,东府侯爷更是不可能,都是假的,五戒他居然相信了。”

“他平日赚的香火钱一大半都要归怀恩观,这一万银子定是瞒着他师傅偷偷攒起来的,我不好直接拿着银子去怀恩观找他,容易露馅,银子我先替他收着,等以后偷偷还给他。”

如意娘说道:“这孩子平日虽然萍踪浪影,喜欢在外头游历,但还很挂念我们这些老邻居,每年过年都过来送桃符,一听说宁王造反,生怕我们也跟着倒霉,巴巴的把所有积蓄送来帮我们,这孩子心还是很好的,让他留着自己用,还这么年轻,将来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众人换了衣服,吉祥是以吉千户的名义去东府吊丧,鹅姐夫的独眼太扎眼,鹅姐没有要他去,怕喧宾夺主,只是和如意娘一起去了颐园。

鹅姐和如意娘都是家奴,没有资格上香烧纸,就和仆人们在外面磕头,哭了几声,然后一起去找如意。

如意在十里画廊,正在和上夜的女人挂白布幔帐,十里画廊变成了一条白龙,见到娘和鹅姐,如意赶紧迎上去,要她们坐在长廊美人靠上坐下。

鹅姐开门见山,说了脱籍出府的事情,”……你鹅伯伯瞎了一只眼,捡回一条命,他已经为西府赚了很多钱,以后赚不动,只能退了。吉祥要把我们两家人都接出去,刚好老祖宗也走了,你不用非要等明年二十五岁,咱们一起走。”

听说鹅姐夫瞎眼,如意把手捂在胸口,平复着狂跳的心脏,“太凶险了!没想到逃过了海上的天灾,却逃不过长江的人祸,得好好休养。”

“我是一直都想脱籍出府的。只是这里的情况你们也都看见了,颐园为了老祖宗的丧事忙得很,一时脱不开身,就是我明说要走,她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放我走。”

“芙蓉姐姐和来寿家的想要办的光辉,崔夫人那边说要一切从简,我们这些下人夹在中间……唉,且看在芙蓉姐姐,来寿家的平日对我多有照顾,等忙过三七,出了殡,老祖宗下葬翠微山,我就提脱籍出府的事,这样更有把握一些。”

目前这个情况也确实如此,如意管着颐园除松鹤堂和大厨房以外的所有事务,老祖宗的葬礼,下人们忙得昏天黑地,如意走不了。

“好。”鹅姐说道:“二十一天而已,我们等你一起走。唉,希望能顺利。”

如意说道:“还剩不到二十天了,你们都不要担心我,我叫如意嘛,无论干啥都能如我心意。”

第三天就是大殓,老祖宗遗体入棺的日子,大殓是大日子,皇上和张太后都派了太监女官来祭告,张太后还赐了一枚玉蝉,在大殓的时候,放进了遗体的口中。

盖上棺盖,顶棺钉的时候,两个侯爷哭的不能自已,东府侯爷甚至一度扑过去抢了棺材钉,不准钉棺材。

西府侯爷更会演,抢了锤子,哭道:“你们若要钉钉子,就把钉子钉在我身上吧!”

众人连忙哭着去劝,好容易才把棺材钉和锤子抢过去,不曾误了吉时。

一旁芙蓉冷冷的瞧着这一幕,心更冷,生时不知孝顺,死后一个比一个蹦的高,都是演给别人瞧的。

大殓已毕,棺材在灵堂停放,棺材前头点着一盏灯,棺材的右边竖着一面旗幡,旗幡由一根竹杠悬挂着,上面写着“诏封昌国公夫人张门金氏之柩”。

和尚和道士围着棺材打转,各念各的经。

客人们带着三牲祭桌、纸扎冥纸等等过来拜祭,所有的孝棚都堆满了各种祭品,夜里抬出来烧给老祖宗,火光冲天,照亮了颐园,颐园的天空红彤彤的,仿佛是不夜天,从天黑烧到天明都烧不完。

且说颐园办丧事,时而俭省,时而铺张,如意等人劳心劳力,另一边,千里之外的南京,魏国公府。

自打宁王起兵谋反,一开始江西驻军猝不及防,宁王顺利夺下了九江,南康,甚至占领了安庆,剑指南京城!

南京之所以叫做南京,是因为这是大明在南方的都城,有内阁六部锦衣卫等等朝廷中央政权组织,还有国子监都是齐全的,以前大明都城就在这里,是永乐大帝后来为了国防,天子守国门,而把都城迁到北京去,但这里一直都是大明的国都,由魏国公一脉世代镇守南京。

但是,这一代的魏国公是个草包懦夫,听说宁王的军队要攻打南京了,这个魏国公居然从军营里跑出来了!

他一个人跑回魏国公府,要府里所有人打点好金银细软,举家逃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