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澜小说

墨澜小说>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第7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上(第3页)

第7章 谁说女儿不如男上(第3页)

石嫣鹰覆灭赫烈部之战不是说将赫烈部人杀光了,游牧民族啥不多就是马多,真要是四散逃跑大军根本追不上,石嫣鹰是通过斩首的方式对赫烈部的王庭进行了突击,失去了指挥中枢后的赫烈小部族便一哄而散,加入特勤的加入特勤,加入匈蛮的加入匈蛮,草原上并没有羞耻文化,司马迁在史记对匈奴人性格的记载就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王嗣璁能知晓这个消息与他这一世的便宜母亲郜慧彤分不开,她并没有因为生活于深深庭院之中而放弃女将军的梦想,反而一直通过邸报来关注这场发生于北疆的战事。

邸报虽然名字中有报,但并非是报纸,最初是地方在京城永安所设办事处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整理,然后通过驿站系统传回各路治所的文抄,到了郑朝时期,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各地驻京办的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

干朝时出现了专门出版邸报的通政司,通政司由于是朝廷机构,其发行的邸报相较于民间就成了最权威的文报,通政司也就成了后面朝代的标配机构,需求的上升让邸报也由手抄发展到了雕版刻印。

夏朝的通政司会在每月的初二、初七、十二、十七、廿二与廿七这五天出版邸报,每次刊印一百份,发送给中央与地方机构,通过邸报可以了解朝堂上的动态与最新的时政,乃是士人群体的必备文书,但一百份的出版量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士人群体的需求,王家印书坊的一大业务就是对邸报进行复刻与整理,但时效性肯定比不上通政司,但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低下,晚一期两期,甚至三五期都不是什么大事,此业务每年都会给王家带来至少十万两银子的纯收益。

郜慧彤显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利用从便宜夫婿那里得来的信息和自己的经历与学识,虽是纸上谈兵但也推算出了这次扫北之师的大概规模,此方炎黄世界也有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二十四节气,秋收时节大约在太阴历的秋分前后,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兵马未动粮秣先行是战争的铁律,经过一个半月的催科与运输,夏廷将筹集来的粮秣送到了北方的前线,大约有六十万斛。

斛是粮食体积单位,换算成公制单位中的重量单位公斤约是六十公斤,一斛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夏廷给与底层兵卒的待遇是一日两升米,这里的米可不是精米而是没有脱壳的稻谷,米去掉稻壳后会有三成的重量损失,能有九百克精米留下。

这是郜慧彤在没有被宗门收入弟子前的农家生活经历告诉她的,郜慧彤幼时做得最多事情就是给家中成员舂米做饭,家中饭量最大之人就是身为农活主力军的父亲,一天大约要吃掉两斤的精米。

两斤精米所提供的能量大约为一万四千千焦的能量,普通人一天所需要摄入的能量约为八千四百千焦,完全足以对付。

其实不然,作为消化器官的胃最怕蛋白质丰富的油水类食物,越吃得油水多越难消化食物,现代人之所以吃得少还感觉不到饿就是因为油水吃得过多,胃再使劲蠕动也无法磨碎食物,食物得不到降解,因此肚子成天都是饱的,所以,天天吃大鱼大肉的人根本就没有食欲,封建时代就不一样了,只能依靠碳水来补充能量,因此人的食量很大,王嗣璁上辈子小时候看过生产队里面的叔伯吃饭,一个人就能将一大盆白米饭或是十七八个馒头吃光,下午干完农活回来还是饿。

一斛粮食省点吃理论上可以供一名士兵食用两个月,六十万斛粮食足以让六十万名士兵维持两个月,但问题来了,六十万斛并非全都是粮食,而是粮秣,粮是人吃的,秣是马吃的,想要与游牧民族作战没有骑兵是不行的。

马按照通途可以分为挽马,驮马与乘马三大类,乘用马是一种很娇贵的动物,单纯吃草根本没有办法养膘,必须喂食燕麦、豆类和米糠之类的饲料,游牧民族之所以多选秋天南下就是因为这个时节的草会结籽,草籽富含蛋白质能起到豆类饲料的作用让胯下的骏马蓄膘。

马的食量远大人类,夏廷兵部规定一匹战马的日常食量为粗粮八斤、草料十二斤,换言之一匹马的维持费用能养七个士卒,假设战马与士兵的比例是一比一,那么六十万斛粮食只够六十万骑兵吃七天半。

以上是最最理想的军队在驻地的消耗情况,一旦进入运动战,消耗会更加的巨大,儿时的农活经历,或者说是常识,让郜慧彤知道一个精壮男子不妨碍步行的负重是七十五斤,由于士兵和民夫都属于强体力劳动者,故一人一天吃两升米,75斤米可以让两人吃十五天,加上士兵自带五日口粮,共可支撑十八天,考虑到返程,则前进范围为9天路程,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

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六天的路程。

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是封建军队的极限了。

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驮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以驮一石。

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的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

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军队不可能全部出动,必须留下必要的兵力来守备后方与维系补给线的通畅,只有精锐的机动兵力才能出动,与全民骑兵的游牧民族作战,封建王朝只能派出骑兵,郜慧彤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一次朝廷所出动的军队绝对不会超过四万,骑兵不会超过一万,而且军事行动时间必然要赶在十一月前结束,因为胡天八月即飞雪,初冬十月还好说,一旦进入十一月就麻烦了,气温下降会导致运输成本激增。

郜慧彤的这种建立在粮秣数量与人马平均消耗上的层层递进逻辑推演其实就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

男人,大抵对战争感兴趣的,王嗣璁上辈子看过很多二战战史,其中一个名叫堀荣三的昭和军阀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此君乃利用大数据的个中高手,他仅通过广播了解美国相关药品和食品企业的股价波动,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抗疟疾药物和罐头食品的准备情况,就能估算出美军投入兵力的规模与时间,典型案例就是菲律宾战役中的林加延湾登陆与美军计划中登陆日本本土的奥林匹克计划,因为他的多次成功推演,使得美军一度以为在自己的司令部中有内鬼,为此,日本战败后美国把他抓起来审问了很长时间,最后见识到他的能力后才明白缘由,就戏称他为“麦克阿瑟的参谋”。

对北虏战争的过程正如郜慧彤预测的那样,北地的夏军利用往年的存粮于九月十三日主动对北方三大蛮族之一的特勤部发起进攻,于十月二十七日结束战斗,赶在十一月开始前撤军,石嫣鹰的初战发生于十月初五,捷报于七日后送抵京师,十月十七日通政司所刊印的邸报让石嫣鹰的名头响彻于中央与地方各机构:我大夏出了个将门虎女。

郜慧彤这个半吊子的战争爱好者不知道自己儿子早就被替换了精神,竟然带着王嗣璁分析起来,冷兵器战争的逻辑不像热兵器战争,半吊子的引路人也好过没有引路人,王嗣璁日后的巨大成就和便宜老妈的教导有一定关系,只是吧郜慧彤没有看到儿子称帝建国,在夏纪六百三十三年的时候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岁,完美达成了工具人使命,便宜老爹则是葬身于三年后的永安之乱,王嗣璁没有忘记工具人父母,开国皇帝都要向上追封至少三代先祖为帝后,统一天下后就追封便宜老爹为仁祖淳皇帝,便宜母亲为淳皇后。

前段时间大伯的婚礼让王嗣璁从母亲那里探得了本家想要的世子夫人并不是叶馨仪,乃是阴家或石家的大小姐。

石家当今家主乃是石横天,他于夏纪五百九十九年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成了第九世乐陵侯,军人不像文官,父母死后需要守孝,正所谓金戈无辞,次年就到了北疆当起了北庭都护府的都督。

想来石嫣鹰这次统御的士卒便是石横天这十年精心训练出来的健儿,这一层关系就使得石嫣鹰不用去考虑内耗,毕竟她是北庭都护府都督的独女!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一个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因此皇帝和朝廷绝不愿意地方官独大,两府十三省的头头皆是独掌一方的封疆大吏,虽是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事实上一般就是少则三年多则五载,或高升至中央或平调至其它一级行政区当首脑,总之不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建立山头,但夏武明一朝有两个人打破了这个潜规则,那就是阴士雄和石横天,足见他们二人多么得圣眷。

便宜母亲的长舌与碎嘴还让王嗣璁知道了乐陵侯石横天与阴士雄之间的矛盾。

阴士雄的经历也是和石横天相仿,都是在夏纪五百八十六年时的对西蛮土喇族的反击中崭露头角,两位少年将军都是平生大战三十余场却难尝败绩的用兵高手,明明战绩不分高下,但同样的出生年份但阴士雄却是早石横天两年被朝廷封元帅,就让世人认为阴士雄更胜石横天一筹。

石横天的官职是北庭都护府都督,阴士雄的官职是西域都护府都督,在常人看来西域和北疆都是接近蛮荒之地,荒凉冷漠,似乎随便谁去哪里都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戌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