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明的岳父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金珏提出的方案。最开始的时候,金珏其实对陈明,以及他的岳父,也就是后来的那个所谓的汉嘉郡的蛮族联盟首领高安并不是很感冒。因此,也就没有打算给他留出封地,亦或者指引他们带兵在益州之外,不,更准确的说是在大汉朝原有的疆界之外为他们打下一片属于他们的自己的疆土。首先,陈明先开始在金珏那一百名徐州兵当中成功成为别部司马的将领当中,其军事能力并不是最出众的,金珏身边最出众的将领。前文提到过,当初,跟着成廉和李封,在洛阳城外投效到金珏麾下的那一百名徐州兵当中,个人武艺最强的是王朝和赵虎,而个人军事能力最强的是马汉和张龙,以及后来在刘备军中大放异彩的金侯,至于陈明,最开始的时候,他只能排在中下游。金珏这么评判也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撒豆成兵分计划当中,即便是有他的岳父高安相助,陈明在八十八名成功保住别部司马位置的将领当中,他既没有能够像陈明那样,成功地在蜀郡境内攻下任何一座县的县城,而且,他招募到的士兵,也只能排在第五十九位,这还是在他的岳父帮助之下。当然,当初在算个人功绩的时候,金珏特意下令,将陈明身边,他的岳父高安这个影响因素特意减少了一部分,比如,在当时,陈明招募回来的蜀兵当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士兵是蜀郡属国境内蛮族各部落首领应高安的邀请,凑给陈明的。为的就是为陈明在金珏那里邀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金珏从去算军功的监军那里听到这个情况之后,故意将陈明所招募到的蛮族士兵特意摘了出来,让带队的蛮族将领单独建军成营。并不是金珏不信任陈明,亦或者故意刁难于他,而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金珏想要用兵在成都城外修建长围,合围偌大一个成都城,就必须有提前排除掉一切可能对长围造成极大迫害的危险因素,而这个危险因素,就来自益州境内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各部蛮族人。在汉唐时期,因为官府军事力量相对强大,故而,益州境内的蛮族人虽然也时有叛乱,但是,官府还是能够压制住蛮族人的。但是,到了两宋时期,益州境内,也包括荆州,主要是长江以南的荆南地区,各部落蛮族人对当地汉人的侵害,已经不下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了。对此,陈明的岳父对金珏区别对待他们的做法很是不满,但是,陈明却很是理解,即便是他这个之前一直住在徐州的人也是知道,南方三大州境内各部落蛮族,亦或者山越人发动的叛乱,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严重了。其次,高安并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事后查明,高安在蜀郡属国境内的地位,并不如他自己所说的那么高,有点像素利在东部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地位,但是,论个人军事能力,论其部落的军事实力,他都远不如素利,更不要说与受曹操特使贾逵招诱,而彻底搅混了三巴地区的宕渠县板楯蛮人的两大首领朴胡和杜霍。最后,在当时,当金珏听到曹操突然转变了他的战略方向,从徐州转变到了关中三辅和凉州之后,金珏就不得不选择战事搁置了立即出兵到南中地区平叛的打算。原本,金珏真得是有打算像诸葛亮那样,在益州中部地区休养生息几年之后,在选择出兵到南中地区平叛的。不过,有鉴于陈明已经获得了益州蛮族人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他为短期内不再派兵到南中平叛开了口子。金珏提出,若是他麾下的将领有人能够凭借着他现在麾下的将士,以及自己屯田所获取到的粮食的一半,全都用于军粮,并且,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联合在一起向南进军,进而平定南中地区的叛臣或者所谓的蛮王,是可以的。也就是说,现阶段,金珏自己并不会再派官府正式的官兵到南方平叛,但是,他却鼓励其麾下的别部司马们再次在民间主动招募士兵,自己自筹军粮,帅部向南平叛。平定一县者,即位该县的县令。除了县丞之外,县尉,以及一切其他属官,全都可以由平定该县,乃至该郡的别部司马自己挑选人就任。金珏之所以要留下县丞的位置,就是想要用这个官职锻炼他在州郡县三级官府建立的学校里的优秀毕业生有一个实践的官职。在县一级,郡一级的三个由更高一级官员,或者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当中,县丞和郡丞在东汉时期,都也就沦为了太守或者县令,长的附庸。但既然是附庸,可有可无的官职,却刚刚好可以用来安置一些对郡太守,县令长们没有任何威胁的年轻人,在他们身边以县丞的身份跟着学习治理地方,以积累治政的经验。若是金珏指派郡都尉,亦或者县尉去,必然会招致这些好不容易为自己打下一小片天地的将领们心里面很大的不满。不过,真正愿意离开金珏,到南方参与到平叛行列的当中去的别部司马们当中,有且只有陈明一个徐州兵出身,剩余的,他们因为都知道金珏的志向——也即将来连整个益州刺史部都不会留在他自己的手中,既然如此,现在在南中打下来的地盘,将来也极有可能被新皇帝所剥夺。因此,金珏军中徐州籍的中层将领只有陈明一个参与到了此次南中私人平乱战之中,而剩余的,却都是出自原本是成廉或者魏延身边的亲卫,因为在益州争夺战中立下过军功而被封为别部司马的中层将领。成廉就不说了,在金珏军中,属的他个人武艺最高,因此,在他麾下不管是亲兵,还是将领,其实都很难立下太大的战功,从而晋升到更高的军职。因为,每一仗,成廉自己基本上都自己冲在最前面。:()皇帝培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