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走了,回家了。”
时光荏苒,转眼,距离钱有福第一次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要增强一下自己的武力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年。
昔日还只能在大人搀扶下颤颤巍巍蹒跚学步,说话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嘣的小婴儿,此时已经成了能跟在他哥身后上山下河,满村子到处乱跑的小捣蛋鬼。
两年前开出来那十亩荒地,当初种下的板蓝根也不知道是种子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第一年种没什么经验,两亩地,发芽率都只有四成左右。去年比前年好了一点,出芽率差不多达到了六成的样子,但是最后收获卖出去依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今年虽然地里还种着,种植面积却是减少了一半。
薄荷比板蓝根好点,收芽率相对更高一点,长得也好,加上他们这地方水多蚊子多,镇上药铺对于薄荷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这两年种下来,收益都还算不错。
当然,若要说最好的还是要属金银花、枸杞这两样。虽然当时扦插的成活率也就一般,可山上能找到一些野生的,经过这两年适时的补苗,他们家种植金银花、枸杞的面积不仅没少,还多了两亩。当然这也跟镇上药铺要的多,这个时代鲜少有人种植药材有点关系。去年老天爷仁慈,风调雨顺,他们家金银花也长得好,还没到能采摘的时节,就被镇上两个药铺预定完了……
附近百姓看在眼里,今年春天的时候,村里学着钱有福家去镇上找人买苗或是自己去山里剪一些枝回来扦插的多了不少。
就是看这苗的长势,似乎并不是非常好的样子。
钱有福看了看自家的几亩药田,再看了旁边其他人家的,弯了弯眉眼。
“诶,哥,我来了”听到他哥叫他,钱有福收起手中他央他爷特意给他做的弹亏,从自家药田旁边的大石头上跳下来,三两下拍去屁股上沾染的泥土灰尘,笑眯眯追上他哥钱有德的脚步。
两年过去,钱有福长大了,钱有德也长大了。
勤勤恳恳读了两年书,八岁小少年身上的气质跟这个时代的普通农家孩子已经截然不同。
钱有福主动三两步上前牵住他哥的手,一边踢踏着脚下散落的土块,一边问道,“哥,娘说再过些日子,就送你去镇上念书是真的吗?”
“可能吧?之前周夫子确实跟爹提过,如果家里条件允许,让爹送我去镇上念书,不过也不确定,家里近来银钱不一定凑手。”
他都问过了,镇上私塾每个月至少得半两银子到八钱的束脩。虽说他们家这两年,条件确实比之前好多了,可家里前不久刚把茅草房换成了敞亮砖瓦房,估计也没多少积蓄了。“爹可能会明年再让我去。”
“哦,那哥你想去镇上念书吗?”他们山南村离镇上有十几里,这个时代交通又不方便,如果他哥去镇上念书,也不知道要不要住到镇上夫子家去。
钱有德摇头,他也说不好,“周夫子说镇上的夫子比他水平高,可是镇上离家太远”来回不方便,如果他去了镇上念书,他就不能像之前一样什么时候想弟弟就回家看一眼了。
而且他听周夫子在镇上念书的儿子说,镇上学堂的学生很多都很坏,他们很排斥他们这些乡下孩子,还会欺负他们,他就被欺负过。所以,他也不知道他想不想去,“到时候,看爷爷他们怎么说吧!”
钱有福看着钱有德若有所思点头。
“唉呀阿德、阿福回来了?又去看你们家药田了吧?听说你们家药田里的金银花马上就能采摘了?你们家今年还要找人帮忙吗?”
兄弟俩进村时,在路上遇到一位村里大娘,大娘看到小兄弟俩笑着问道。
钱有福朝对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笑呵呵回,“暂时还不知道,如果后面要找人帮忙,再来找大娘。”
“好好好,一定找大娘哈”大娘麻利应。
钱家每次找人帮忙不仅管一顿饭,还会给几个铜板,虽然比不上去镇上做活赚得多,可离家近啊,也不是多累的活,跟自捡一样,谁不愿意?
辞别妇人,兄弟俩很快就到了家门口。李氏刚好做好饭,正要叫老头子出门去叫钱有福兄弟俩,见兄弟俩从外面进来,忙招呼两人过去洗手洗脸。
“奶,我爹、我娘还有三叔他们还没回来啊?”
昨天钱长林、钱长鑫在山上抓到两只兔子跟一只傻狍子。
正好家里油盐酱醋快没-->>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