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你们是如何见到爱因斯坦的?”
林弦从椅子上站起身,认真问道:
“他会来福利院专门看你们吗?”
“那怎么可能……”
cc笑了笑,解释道:
“奶奶的福利院位于布鲁克林郊区,本身就比较偏僻,平时很少有人往来,我们这些孩子每天也没事干,就经常在外边道路旁玩耍。”
“所以,只要有人、或者有车辆从道路上经过,我们都能看到;爱因斯坦大概每隔几个月,就会乘坐黑色轿车从福利院门口路过。”
“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下车和停车的。只是有一次,福利院一个小男孩调皮冲上马路,差点被爱因斯坦的车撞到;然后爱因斯坦就下车扶起小男孩,确定没有受伤后才放心;然后把我们送进屋,和老奶奶聊了聊天。”
“我感觉他人挺不错的,非常和蔼,也很温柔。也就是这件事后,他每次再路过福利院门口时,只要看到我们在外边玩耍,就会停车、摇下车窗,和我们挥挥手打招呼。”
“其实说是经常见……总得算下来,也没有太经常吧,一共见过七八次的样子。”
……
林弦默默听着。
大致明白了。
爱因斯坦和福利院、老奶奶、以及cc这群小孩子,其实根本不熟悉,也不认识。
之所以产生交集,完全是因为一件小事。
而且后续所谓的见面,也只是摇下车窗对孩子们挥挥手而已,算不上真正的见面。
“能告诉我大致时间吗?”
他继续问道:
“爱因斯坦大概是什么时候去布鲁克林郊区的?你记不起来详细的时间不要紧,给我说个大概就行。”
cc眨眨眼睛。
开始回忆:
“福利院奶奶是在我十六岁时去世的,福利院也在那时候关闭,在那之后我就开始街头流浪。我记得一直到奶奶去世前,我们还见过爱因斯坦开车从门前经过。”
“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我十二三岁左右。反正自从那之后,每年都能看到他从门前路过两三次,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林弦从茶几上拿起铅笔和便签纸,开始记录。
cc十二三岁时,是1945年左右;十六岁时,是1948年左右。
也就是说。
【1945年——1948年期间,爱因斯坦曾经七八次出现在布鲁克林郊区、路过cc所在福利院门口、开车前往某个地方。】
世人皆知。
爱因斯坦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普林斯顿。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在那里居住,整个人生晚年都在那里度过;甚至死也是死在普林斯顿,然后大脑被普林斯顿医院的解剖医生偷走。
理论而言。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理由,爱因斯坦是没道理如此有规律、经常性、有目的前来布鲁克林郊区。
那么……
理由是什么呢?
他一边思考,一边踱步,走到墙上悬挂的纽约地图前,看着上面辐射状排列的城市布局:
“布鲁克林……郊区……在这里。”
他手指点着地图上一个位置,回头问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