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凡继续问道:“可是他体温不是正常吗?”
老唐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李介宾,随后回答孟超凡:“中医的发热,体温计只是一个参考,很多时候并不以体温计测出来的结果作为标准。”
这老唐有两把刷子呀,孟超凡看着他,心里想着,这人以前是在隐藏实力?
李介宾摇头说道:“这也是个糊涂账,在过去,说石膏解肌退热的。。。。。”
不同的朝代,许多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过去以胖为美,现在以瘦为美。
唐朝的时候,当时流行“阳病发汗,阴病泻下”,究竟是什么办法到今天已经不太清楚,因为在北宋《伤寒论》刊行天下后,医家普遍明白,能泻下的是阳明腑实证,这可不能算阴病,而太阴病,腹痛泄泻,那可是误下。。。。。。。
所以在今日医家看来,石膏是用来退烧的,似乎当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来用了,这也不能说错,但是将石膏的应用限制住了。
石膏不仅可以退烧,也可以解烦。
病人喝了之后,烦热消退,说明效果确实不错——老唐还加了知母、栀子。
只是,老唐还是经验不足。
“石膏的用量,似乎多了一点。”
“30g石膏其实也不算多。”
能用到石膏,基本上都是30g起,有不少名医的医案,用到几百g的都有,30g并不算多。
张仲景本人用石膏也是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斤的大剂量(汉制度量衡),用来治疗身热汗出脉洪大,为白虎汤;另一个阶段是半斤的小剂量,多配麻黄,治疗汗出而喘,或无汗而烦躁,或汗出一身尽肿,如麻杏石甘汤。
临床应用,也可以遵循这个原则,高热用大剂量,50g以上,小剂量在30g以下。
李介宾跟孟超凡又看了看方子,最后意见还是比较统一。
“石膏如果在16g左右,或者,去掉青礞石,喝了应该就不会肚子涨了。”
“说是肚子胀,又没拉肚子,其实就是寒凉碍胃。。。。。。。胃部松弛感。”
“那是为什么?”老唐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但是还是好奇,为什么去掉青礞石?
孟超凡看向老唐,又看了看一旁吹口哨的李介宾。
“唐教授,这青礞石是用来干嘛的?”
“用来代替原文中的铅丹的嘛。青礞石可以坠痰下气,平肝镇惊。。。。。。”老唐开始说,随后慢慢若有所思。
而孟超凡则是看向李介宾,小样儿,你教的他吧。
可惜,这个方子,虽然解决了主要问题,但是确实有点瑕疵。
“用药之道,在于稳妥,有些医家为求稳妥,一味用平性药,结果自然吃了没什么问题,也没什么效果,吃了跟没吃一样。”
“现在的中医界,都说经方效果奇佳,但是往往也忽略了经方的峻猛。”
孟超凡接过李介宾的话说:“其实就是一把双人剑,古人有云,剑,凶器也,非圣人不能轻用。”
“唐教授,你现在可是宝剑磨砺,胸怀利刃,杀心自起呀。”
翻译翻译就是,唐教授你刚刚学了两手,现在只要看到能用的地方,就想拿出来用一用,有点飘了呀。
《一代宗师》之中,宫宝森曾经问马六,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吗?马六回答: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
老唐消停了,在一旁细细思索,而这边李介宾终于有机会开口继续对孟超凡说:
“我有个方子,你可以试试能不能让斑块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