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可谓粪坑里丢炸弹,份量十足啊。一时之间以科道为首的官员纷纷上疏,认为嘉靖的任命不妥。葛守礼操守不错,又颇有清名,将他升任南京礼部尚书自无不可,主要是小阁老,让他去巡视通州仓,那岂不是让馋猫守肉库吗?小阁老是什么样的人,朝野能不清楚吗?
虽说只是巡视通州仓,可是眼下总督仓场户部侍郎出缺,严世蕃这个奉旨钦差就是通州仓的老大的,那岂不是任他施为,要知道现在粮价高涨,以小阁老的尿性,不去搞一把那都对不起他小阁老的名号。正是出于对小阁老的了解,言官御史们纷纷上疏,请求嘉靖收回成命。
随着言官御史们闹起来了,都察院的大佬们们,还有各部堂大员们也纷纷上疏请求嘉靖慎重,严嵩也假模假样的上疏请求收回派严世蕃巡视通州仓的诏命,但是嘉靖这次似乎是铁了心要用严世蕃,对于上疏谏阻的官员,嘉靖一概予以惩罚,科道言官庭杖,部堂大员罚俸,面对嘉靖如此强势,群臣们也只好缄口不言。
严世蕃受命后,倒是马不停蹄的到了直接到了通州仓查看,倒是本该上任南京礼部尚书葛守礼一直没有,在总督仓场衙署等待着严世蕃。严世蕃携带圣旨和王命旗牌到通州仓后,马不停蹄地赶到衙署,将通州仓的一应账目封存。
让严世蕃没有想到的事情,本该离京赴任的葛守礼却还没有走,专门等着严世蕃。葛守礼见到严世蕃后,问道:“严少司空,不知此番巡视太仓,所为何事啊?”
严世蕃说道:“大宗伯,当然是奉陛下之命,检点通州仓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葛守礼冷笑一声说道:“严少司空,通州仓一应账目俱在,严少司空尽可以查察,只是本官还是要提醒严少司空一句,通州仓事关朝廷安危,京师百官和军士的口粮,孰轻孰重,严少司空还要深思熟虑啊!”
严嵩笑笑说道:“那下官就谢过大宗伯的好意了,下官此来,正是为了查明通州仓中的鼠窃之事,大宗伯赴任要紧,下官就不送了!”
葛守礼一甩袍袖,冷笑着离开,严世蕃来查鼠窃?如果说通州仓的各级官吏们确实有鼠窃的行为,那严世蕃来了,那就是鲸吞了,葛守礼准备立刻上疏弹劾严世蕃。他可是朝中反严的中坚力量。
一来他是原左都御史王廷相的学生,自然份量非凡,二来就是嘉靖也十分看好他,他时常弹劾严嵩嘉靖也不加罪。故而葛守礼屡次公开上书弹劾严嵩,朝廷为之侧目。严嵩他都不放在眼下,何况严世蕃了。
严世蕃进驻仓场之后,随即开始盘查账目,统计现有的储存。
所谓仓场,就是京通仓的总称,朝廷为了储存从东南运送来的漕粮,而在京师和通州兴建了大批的仓库,总称京通仓或通州仓。京仓有十五个,它们分别是位于皇城四个门的皇城四门仓和散处于京城内外的禄米仓、旧太仓、南新仓、济阳仓、北新仓、大军仓、海运仓、新太仓、太平仓、西新太仓和大兴仓。通仓有四个它们是建于通州新旧城的大运西仓、大运南仓、大运东仓和大运中仓。
由户部派遣一名侍郎总督其事,成为总督仓场户部侍郎。严世蕃查阅了数据之后发现,京通仓廒数约有一千四百二十座,每廒贮量为一万二千石。每廒五间,每间贮量二千四百石,京通仓总贮粮应为一千七百余万石。
但是实际上京通仓的储量一直没有满过。景泰前没有超过120万石的,景泰后才逐渐上升到二百万。成化十六年达到了552万石。从成化二十三年、弘治元年开始,实录有记载的数字一下子增加了三倍,达到了1502万,以后连续好几年常常固定在它和1107万石这两个数字。
现在根据账册上数字,京通仓现有存粮八百六十万石,不过严世蕃根本不相信这个数字,严世蕃将所有的仓大使、坐粮厅一众大小官吏全部派锦衣卫押到总督衙署。
严世蕃坐在堂上,说道:“本官不是葛守礼那种不知世事的穷酸,本官知道你们俸禄微薄,偶尔借机倒卖储粮,也是为了生计,以往的事情,本官也不想追究了。但是账面上着八百六十万石,一石也不能少,否则本官必取尔等之首级!”
对于衙门中的这些烂事,严世蕃是极为清楚的,仅这些仓储小吏们贪墨的手段,有以次充好,直接盗卖和合例损耗等。
以次充好就是仓场官吏在收受运军的贿赂后,往往对运军交纳的粮食不作认真检查。运军如果路上因为各种原因使粮食短少,就可以掺和各种杂物(如杂土、水等)到粮食中交纳。这样的杂粮混入仓中,加上仓官管理不善,京通仓粮腐烂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这个事情已经成了潜规则了,都是明码实际的,仓场收漕粮一廒,运军要打点仓场官吏一百二十两,否则仓场的管理就不会验收漕粮,导致运军失期,要知道漕粮失期可是要受军法惩处的。
运军为了不受军法惩处,只得交钱,而这一百二十两,就出自于漕粮之中,合衙官吏一起贪墨。
而合例的损耗也是极为惊人的,户部规定,每石米例应损耗七升。。这样,如按每廒五间贮米一万二干石计,则每廒每年即应“合法”消耗八百四十石。在极盛时期京仓贮粮千万石以上,按合例应“损耗”八十万石,但实际上在收支时的消耗并没有这样大。多余的粮食进了谁的腰包就不言而喻了。
这些事情严世蕃都很清楚的,所以严世蕃根本不和他们废话,直接摊派,补足存粮,否则严世蕃可是带着王命旗牌来的。
小吏们也深知小阁老不是好糊弄的,赶紧保证会补足存粮,严世蕃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开始巡视起仓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