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不止是一代人
京城,大华无线电仪器厂。
“小郑,来了。”
“嗯。”
郑渊洁今天还要上晚班,他是退伍机务人员,以前在部队修飞机,歼6,退伍以后就被分到了这里,当水泵工人。
这货从小就展露出点离谱,曾经打把雨伞就从二楼跳下去,还因为在教室拉了一口袋的拉炮被开除。
长大了进了部队一开始想当飞行员,无奈成分不好,加上他脸上有疤,不符合要求,只能当个修飞机的。
修飞机也不安生,有次揣着一只麻雀就上歼6了,干了一阵子活,一拍脑门儿。
卧槽,麻雀没了!
老郑的心也凉了。
要是找不着麻雀,他人也该没了。
最后飞机都拆了,愣是没找着这只麻雀,处理结果就是后来他在部队干了五年多,数理化学习都是第一,干部混不上,连dang都没入。
“今儿又写什么东西?”他要接替班的同志问了一句。
“今天不写了。”郑渊洁老老实实回答,“今天看一会儿别人写的。”
一边说着,他看了眼水池,按下去操作台的蓝色按钮。
他的工作内容很简单,看水泵和装水的水池,上班的时候,按一下蓝色按钮,送水,等到下班的时候,按一下红色的按钮,停水。
一个月的工资四十一块七毛五。
俗话说得好,灵感总是来自于摸鱼。
这一点在电厂的老刘也有话要说,毕竟他和他一样,都是工作清闲,就写东西来打时间,顺便赚钱。
在熟悉的工位坐下,郑渊洁从挎包里取出江弦给他的那册《儿童文学》。
“他这样的作家写什么儿童文学?”郑渊洁嘟囔一嘴。
他一开始也不是写儿童文学的,他给自己列了一个文体清单,逐个尝试: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科幻、漫画。
都不行,这才试到了童话上面。
如果童话也不行,最后一条是相声。
“草房子?”
看了眼目录,这期的目录格外简短,《草房子》这篇文章就安排在这一期杂志的最前面,可以说这一期也几乎都是这篇文章,郑渊洁不需要刻意翻动页码,直接找到小说的页。
“草房子”三个字是竖着排列,旁边有一行几百个字的编者按。
撰写的大意即这是一部富有品味、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小说中很多描写都会把你拉回孩童时代,引起深深的共鸣,这篇小说不光是给孩子看的,就算是大人看了,也会被触动。
江弦这一次的叙述风格浅易而又深刻、谐趣而又庄重,故事围绕桑桑和几个油麻地小学的孩子展开,讲述了桑桑六年的小学时光,他们有血有肉,眼泪和笑容都一样沉重珍贵。
看到《草房子》这样的小说名,郑渊洁联想到的很多,房子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因为供需关系是很紧俏的资源,草房子,似乎一下就给这个沉重的词语赋上了一层梦幻色彩。
这就让郑渊洁生出几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