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记者,迫于特务的压力,已经不准备对沪东造船厂的生化实验室,和生化武器拍照了。
叶安然背靠着汽车。
他旁边站着钱恩。
钱恩皱着眉头,现那些毒气弹之后,对于一个生物化学家而言,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如何无害化的销毁它。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没有任何污染的处理那些毒气弹,有些痴人说梦。
钱恩看向叶安然,他皱眉道:“叶先生。”
“你准备如何销毁那些毒气弹?”
…
叶安然深呼口气。
“钱恩先生。”
“你觉得用那些方式方法,销毁那些东西好一点?”
…
钱恩沉默了。
“我最多能想到三种办法,一是高温销毁,但需要一个密封性非常完美的高温焚烧炉。”
“那需要花巨大的代价,去定制那种高温焚烧炉。”
“还有一种方式,深埋于地下。”
“但这些毒气弹,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它始终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只是说不定它会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环境下生爆炸,一旦它生爆炸,它又将对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困扰,有可能,还是会伤及无辜。”
钱恩重重的叹口气。
“还有一种方式是把那些毒气弹投入深海的海底,但海洋一定会被污染,海水具有腐蚀性,那些毒气弹在水下十几二十年后,一定是会泄露的。”
…
面对钱恩提出的三个意见。
叶安然只是微微一笑。
他准备和钱恩说说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三辆汽车停在了造船厂的门口。
柯勤,陈助理,陈沂南三人走向叶安然。
陈沂南心情非常复杂。
因为刚刚下飞机前,他们的空勤接到了应天长官部给他们的电报。
电报中说沪东造船厂不存在生化实验室,也不存在毒气弹。
只是个别人员,想要促成船舶工业北方局,而释放出来的一种舆论干扰。
有人想要尽快驱逐沪东造船厂的工作人员。
所以才捏造出来的谎言。
…
而这些劲爆的内容,长官部要求他们对外界声明。
并且。
要求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北委会撤回北方局工作组。
重新调派新的工作组进驻船厂。
长官部的电报里说,沪东造船厂背后的控股集团,愿意把沪东造船厂让给北方局,但双方需要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
要求叶安然,必须想办法把当前的舆论,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