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没在意地说道:“未来他的工作和业务会越来越多,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我……”
周亚梅抬起头,看着李学武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不太适合管事情。”
“嗯,我明白你的顾虑。”
李学武吃饭已经慢慢地养成了慢下来的习惯,正好边吃边聊。
周亚梅不想过多地参与管理,并不是她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她不思进取。
而是担心工作多了,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了。
毕竟是单亲家庭,孩子就是她的一切,总不能舍本逐末,最后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我先给你说说今天的事情。”
李学武吃了碗里最后一口饭,摆手拒绝了周亚梅再帮他添碗的示意。
“我盯着的不是发电站,而是发电站建成以后对周边的影响。”
他挪了挪饭碗,认真地给她解释道:“重工业、轻工业混合型集群产业基地,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见周亚梅摇头,他挑了一下眉毛,说道:“未来,这里很有可能成为辽东工业的核心。”
“而产业集群不可能都是红星厂自己的产业,包括上下游、配套等等,”他双双张开又聚拢,给她形容道:“这是一个新兴的,亟待聚拢和抱团的大集体。”
“谁在这个时候参与了大集体的建设,谁就能拿到第一份回报。”
李学武手指轻轻地点了点桌子,看着她强调道:“而越早介入,便意味着在未来的大集体中,越有发言权。”
“钢城工业区的建设,未来一定会以电力能源为核心,开始新的工业变革。”
他摸了摸听他说话入神的干儿子的小脑袋瓜,笑了笑,提醒他吃饭。
“你问我,关于工业区的打算,我能说给你的,你也听不懂。”
好像是说给干儿子听的,但周亚梅却歪了歪脑袋,知道是说给她听的。
李学武回过头,正巧看见她的嘴角抿了抿,笑着说道:“但我能告诉你,规范化建设工业区,扩充电能潜力对咱们回收站的影响。”
,!
“什么?回收站?”
周亚梅有些茫然地问道:“咱们在钢城哪有回收站啊?”
确实,钢城没有回收站,老彪子等人在钢城依托的主体是码头。
没错,他手里捏着的是当初从关东手里撬出来的那个货运码头手续。
所有的人事和关系,都落在了码头上面,这才有的东风船务。
当然了,现在东风船务也没有了,27条货船的管理主体被“租赁”给了港城的顺风远洋公司。
李学武抿着嘴角笑了笑,说道:“以前是没有,不过很快就会有了。”
“你是说……”周亚梅迟疑着,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他问道:“今天彪子带我们去,是为了去看……”
“对,是去看地,”李学武点点头,说道:“红星厂在这里打开了局面,未来会形成工业聚集旋涡。”
“到时候辽东工业就会安排钢城工业为这里聚集的企业打开缺口。”
他看着周亚梅,很随意地讲道:“到时候咱们就能在工业区建厂了。”
“建厂?不是说建回收站吗?”
周亚梅又懵了,这人说话怎么一会一变呢,她都跟不上节奏了。
这会儿就跟不上节奏了?
那一会回楼上她可咋办?
“大站,不就是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