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宁知道他在做什么,是写一本书。
是的,继《犯罪心理学》之后,李学武又想写书了。
当然不是因为村头厕所没纸了,是有感而发,胸腔内蓬勃的灵感和热情要绽放在笔端,在纸上,要书写给时代……
好的,编不下去了,其实就是工作需要,增添资历。
当你想要进步,面临组织的考察时,你能拿得出手,且是最有利的支撑是什么?
没错,是着作,或者论文。
很奇葩啊,组织系统内普遍存在职场歧视的,主要针对的就是书呆子。
但是,在考察的时候,又对着作和论文充满了盲目的崇拜。
李学武在红星厂,在强力系统的威望和威信为什么这么高?
为什么上面会将年纪轻轻的他定位为刑侦专家?
不能说全因为那本书,但也有着必然的关系。
尤其是那本书的阅读反馈,以及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反馈。
李学武的下一步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之前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给下一份工作扯一个破折号。
不明白?枪出如龙啊!
还有什么比写一本书更能体现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的实在吗?
“书名已经敲定了吗?”
半个小时后,顾宁来到了楼上书房,她刚刚在楼下哄睡了孩子。
为了不吵到李学武,这些天她都是在楼下照顾孩子来着。
而这会儿夜已经深了,是夫妻两个在一起沟通和交流的时间。
每天顾宁都会在这个时间来楼上看看他写的文字,看看他在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李学武坚持不把工作带回家的原则,家里人对他在工作上的状态一无所知。
顾宁是有一丝丝好奇的,同事们嘴里的优秀男人、优秀青年、年轻有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定这个怎么样?”
李学武将一片稿纸推到了顾宁的面前,敲了敲桌子,笑着说道:“可能有点拿大了。”
“还好啊,我觉得还好。”
顾宁的语气很平和,没有惊讶,也没有怀疑,想什么就说什么。
她看了看稿纸上《保卫人民》四个字,抬起头问道:“这不就是你的工作吗?”
“一部分工作——”
李学武打量着妻子好一会儿,这才笑着说道:“我还有其他工作。”
“哦——”
顾宁没在意地应了一声,翻着桌子上写好的文稿看了起来。
她不在意这本书叫《保卫人民》还是叫《枪毙第四百一十七个》。
只要是李学武写的,她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