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夏中全,真有种地上搁不下他的感觉,走走就想跑。
时不待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电话是李学武的秘书彭晓力打来的,通知他准备项目研究会议。
在电话里,彭晓力说的不是很明白,只是把手里材料项目名称说给了他。
这足以让夏中全激动了,这件事别人可能不清楚,但他是听李学武说过的。
早在李学武从钢城回来后,就找到他了解了一下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情况。
如果没有羊城之行,恐怕李学武问到他了,他也说不清楚。
国内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了解甚少,尤其是这两年对技术的封锁。
那次在羊城的招待所,李学武谈起日本正在举行的工业展览会,特别提到了数控车床。
几人聊了聊数控车床和普通车床加工的对比。
当时李学武就给他说过,未来机加工行业一定是数控车床的天下。
所以,要求红星厂技术研究部门,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在展销会上,夏中全就特别关心了这种技术,跟外商的技术工程师也在了解。
回来后,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可惜内地的资料不是很全。
直到对外贸易项目正式开展,在钢城和营城指导设备安装期间,他跟意大利和日本的工程师接触了,才详细的了解了这门技术。
高精度,广泛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领域的精密零件。
这么说吧,如果有了数控加工中心,红星厂的汽车工业能直接抬升一个台阶。
普通车床加工的零件如何都比不上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精度高。
你可以说有巨匠能够完成数控车床都完成不了的精度。
但是,巨匠能有几个?
红星厂要搞工业生产,可不是造火箭,一根就够了,这是要成批次生产的。
他是越了解这玩意儿,越觉得心喜,越觉得无力。
李学武让他准备,是想要给红星厂也安排这种先进的技术。
可是,怎么可能呢?
这种技术在国外也是国器一样的存在,轻易不可能出口的。
内地的加工技术还主要是靠普通车床,根本不敢想数控车床。
可现在梦想突然照进现实了,李学武竟然让他的秘书送回来一份数控加工中心的材料,让他确定可行性。
这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说话你只需要把耳朵捂上就行了,一个标点符号都别信。
但是,李学武办事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跟着干。
没有准儿的事他绝对不会这么兴师动众的。
不求太多,哪怕是搞回来一套这样的装备呢,夏中全都有信心把技术吃下来。
华清等几所高校来“劳动”的教授们都快闲出屁了。
研究所里的项目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科研要求,因为这是红星厂的研究所。
就像物理工程研究所,有人申报核技术研究,李学武上哪给他们搞研究材料去。
最近研究所的教授级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了,大学习活动进行到现在,很多人都离开了教学和研究的岗位。
李怀德和谷维洁一直都没有放松对科研技术力量的收集和帮助。
这些人安排到红星厂来劳动,一时可能用不上,但早晚能用得上。
就算他们拖家带口地来,一年能吃多少米,多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