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时大明的国力强盛,那文官成功了,得来的就是巨大的功绩,后人眼里英雄一般的人物,可是他失败了,嘲讽失败者,并不只是大明的传统。
文华殿。
朱高炽虽然回到了朝廷,却没有参与政事,朱棣也派人来问过,朱高炽以身疲为由休养了起来。
这是他与朱棣的默契。
虽然不亲手治理国事,但是朱高炽并没有完全放手,巡视完全国后,不光解决了地方上不少的事务,也在推动大明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
“有鉴于琉球北中南三都司的稳定,朝廷决定分离一半的军力,加上从两广抽调军队,合计三万士兵,驻守筑紫都司。”
兵部右侍郎杨荣来到文华殿,把皇帝与朝廷的商议结果告诉了朱高炽。
大明的军力,其中陆军规模达到了六十万,海军规模达到了十五万,因为铁道的兴起,各地驻军的数量减少了,常年兵力为四十余万,其中京营高达十五万。
西部七省八万兵,高丽三千兵,塞北塞南三万兵,占城四万兵,老挝宣慰司一万兵
军队的数量早就已经不够了。
但是大明这么多年来,战无不胜,让周边没有人敢反抗,都不是傻子,看得见大明的实力,不会有人不开眼,总体上维持住了。
这样很危险,因为兵力不够的原因,加上朱棣数次的征伐,所以朱高炽在其余的方向很谨慎,以保持稳定开拓为主的形势。
“父皇计划扩兵一百五十万,兵部同意了?”
朱高炽关心的问道。
“回太子殿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以及其他衙门经过商讨,认为大明的确需要这么多军队,所以支持了皇上。”杨荣恭敬的回答。
朱高炽点了点头,没有太多的意见。
一百五十万规模的军队,光士兵的军费开支,一年就要四千五百万元,那么加上各项军备的军资,合计要两亿多元,这还是建立在海军规模不怎么增加的条件下,否则海军更是消费大户。
虽然军备不同于军饷,并不是每年固定支出,但也是不菲的数目。
法国是陆权国家,二十世纪初,军队数量五十余万,军费开支六亿七千九百多万法郎,按照当时的价值,大概是一亿六千九百多万两白银。
1890年时,德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达到12100万美元,大概是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清朝一场战争的赔款高达4。5亿两白银,同期,世界上另外一场战争,布尔战争,这场战争,英国惨胜,军费开销2亿英镑,直接导致了世界霸主易位,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再,相当于在布尔战争中,英国的直接开销超过26亿两白银。
当然,这二十六亿两白银不等于平时的军费和军备开支,而是一场相比较同时期,大规模高强度的战争开销。
和平时期,按照一百五十万军队的规模,每年维持的军费大概要接近一个亿,如果遇到战争,根据战争的规模,会有不同的增幅。
这就是朱高炽不愿意轻易打仗的原因。
西方的殖民史,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英法德竞争,早就不再是初期的单一劫掠模式,而是加上了生产力发展的多元模式。
把西方殖民史的初期模式,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就不能正确的认知事物。
以大明的体量,学不来葡萄牙,西班牙的道路,因为大明的周边,并没有可以满足大明开启工业化的利益供应,只能当做锦上添。
反而是英国中后期,在殖民地的生产发展,才是大明可以借鉴的部分道路。
英国在殖民地建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支撑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柱石,可以让他们在美洲大陆上进行了人种更换。
城市代表了文明和生产力。
工业化的本质,把满足农业以外的人口,集中到城市里,所以美国每周公布的非农人口指标,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包括后世也把城市人口占比提升当做喜报来公布。
高丽的模式,是商人们通过在高丽的发展,虽然这个发展的红利,并没有落到高丽百姓们的身上,反而被极致的剥削,但高丽土地上的经济,的确加入了大明的经济体系,形成了互补的良性循环,在粮食保障的基础上,犹如滚雪球一般的越来越壮大。
现在大明的经济体量,整个倭国农业社会中那多余出来的财富,搜刮了又搜刮,又能为大明带来多少的利益,而且还要维持的开支。
朱高炽忍不住感叹,还得是朱棣。
这些年里朱高炽一直不愿意放开军队的限制,就是担忧的太多,朱棣可没有这么多的顾忌,他感到了需要,直接强硬的要求。
因为朱棣认为大明应该有一百五十万的军队规模,并且也认为大明可以支撑的住。
相比较朱高炽的瞻前顾后,朱棣更加的果断。
现在的大明,人口一亿多,国土面积比欧洲都要大,又进入了
总量能撑爆历史上的英法德西葡荷等国。
杨荣再汇报了卫所和军队的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