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清国改动的律法,其中有个别方面又包括军饷,其中一部分就是专门针对发空饷的状况,这一下可就得罪了不少军中的中高层干部。
孟海虽然不清楚唐天河是否参与其中,但是这中间应该也有兵部尚书的身影。
所以孟海现在就已经猜测六部尚书之中,有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极有可能参与到这件事。
至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是否也掺和进了这件事,他就不得而知。
而且孟海所猜测到的,六部尚书,仅仅只是参与这件事的基础人员。
御史台那边是否有人参与其中,都察院,大理寺,鸿胪寺……
所以刚刚孟海的话只说了半截,他只说到“六部尚书”,但是并没有提到六部尚书的谁。
但是张启信听到孟海刚刚说的内容,他似乎以为孟海已经掌握了一切,所以张启信有些颓废地说道。
“既然他们大人都已经清楚了,那还问我做什么?”
孟海瞧着张启信现在的模样,他的心中一动,他很小心地主持了一下措辞,使得自己话中的不少语句都带有着歧义,这才说的。
“我得到的情报是表象,只是知道他们参与其中,但是他们的参与程度我却不得而知。”
孟海这含糊的一句话说完,张启信却叹了一口气。
“其实我知道的也并不多,只不过在当时朝堂上我告发方清国之前,六部尚书曾经约我在一家酒楼当中见过一次面。他们见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在朝堂之上告发方清国八大罪状,并且允诺事成之后会有意地提拔栽培于我。”
张启信以为孟海知道了全部,所以他说话的语气当中,带着浓浓的颓废。
“反正当时的,六部尚书,找到我说的内容就是这一个当时我还思索了许久最终碍于六部尚书的威慑,所以只得同意了下来。至于他们找朱平,具体说了些什么,以及朱平在这件事当中的参与程度,我就不得而知了。”
孟海听着张启信的话,他的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但是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
原本他还猜测,六部尚书之中,仅仅只有三部尚书参与其中。但是没想到,居然六部尚书全部都参与了这件事。
而这件事继续往深里想。
六部尚书的相处一向都不怎么和谐,毕竟这些人里面有的更亲近左丞相,有的更亲近右丞相。
而这次这六部尚书居然齐齐地找到了张启信,让他在朝堂上告发方清国的八大罪状,我就说明这背后绝对有两位丞相暗中受益。
又或者,原先,张启信参与修改的律法,的确让这六部尚书可以捞着的油水急速缩减,这自然也影响到了两个丞相的某种利益。
所以这才让两个丞相以及六部尚书这一次空前合作。
方清国参与修改的法律影响到的利益,也绝对不仅仅只有六部尚书,还包括朝堂当中其他各个部门的官员,所以其中绝对还有其他的三品官员参与其中。
只不过这些人表现得似乎和两位丞相一样,他们想要参与这件事,但是又并未彻底参与其中。
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受益,手底下的人去做,而他们则像是一个摆设,给予暗中的鼓励与支持,但是并不亲自下场。
他们似乎也猜测出了两个丞相的意思,想要借此机会试探皇帝,所以六部尚书和其他的三品大员也不敢轻易地下场,只得暗中默许手底下的人行事。
结果没想到这中间蹦跶出个孟海。
原本这件事有这么多人参与其中,最好的做法,那就是集体进京以罢官的名义威胁。
已六部不尚书手底下掌管的可以说是朝堂当中一小半的官员了,加上其他三品大元帅底下的人加起来几乎是朝堂三分之二的人。
如果这些人集体罢官请辞,对于朝堂,甚至对于太子来说,绝对是一个空前的威胁。
但是有朱平那件事在先。
而且这段时间太子还一直在罢免朝廷当中的官员,使得那些想要辞官的人一时之间不敢有所动作。
他们也看得出来,太子之所以敢这么大肆地罢免朝堂官员的官职,那是因为太子早就已经有了不少备选的名单,甚至暗中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朝堂当中有四五个三品大员罢官,那太子那边肯定也能立刻找人补缺这个窟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