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弘治八年、九年这两年间,先是李东阳进了内阁,而后乡、会两试又取中了许多崔燮的旧相识,再后来连太子都出阁读书了。这些大事在朝上闹得热热闹闹的,却和在乡下守制的崔燮没多大干系,他这几年其实连门都没怎么出。
直到四月底,崔衡两兄弟的齐衰守满了,他才叫人备下车马,往京城送了几里。
崔衡夫妻乘着马车,和哥骑着马,身后还跟着运行李的车队,恋恋不舍地跟他道别。崔燮坐在大白马上看着他们,温煦地说:“不要做此儿女态。我明年秋天就回京了,到时候还得监督你们用心做文,你们想少看我两眼都不行。”
衡哥、和哥脸色凝着了一瞬,紧接着又捧场地笑了几声,应道:“我们回京就替大哥收拾院子,专待大哥回来。”
那倒不用,他的院子有谢瑛收拾,肯定和他的意,他还嫌这两个小的没品味呢。
崔燮摆了摆手,对崔衡说:“当日我说过要将家里主院给你住,如今大人与祖母先后弃世,祖父祖母的院子以后便给你们小夫妻住。”
他又看了眼崔和,也安排道:“和哥住父亲原先的院子。你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我致书托恩师和师母替你相看来着,等回京之后估摸着就有结果。”
崔和脸色微红,又喜又羞,偷偷高兴了一会儿,又想起了他大哥:“如今父亲、祖母皆已故去,大哥也该选一位淑女成家了。”
崔燮笑着摇头:“罢了,你们两个倒管起长兄的事了?回京去安心读书作文,往后还是隔几日一寄,我要检查的!”
他不愿提成亲的事,崔衡却鼓起勇气来说了一句:“连和哥都要成家了,大哥难道真要守着寒衾冷枕,一个人过一辈子?若你是怕自己气运太盛,压了我们,可将我与和哥分出家去。反正我们也这么大了,都考中了秀才,本不该再依大哥而居……”
崔燮猛地将脸一板,喝道:“你们兄弟是翅膀硬了,要跟我分家了?咱们崔家自打祖上搬来嘉祥顿,就从没有过分家的事,只要我活着一天,咱们这辈也不许有!”
——崔家打搬来嘉祥屯,一直子嗣不旺,夭亡的孩子多,单传几世了,的确没有过分家的机会。
不过他说得声色俱厉,仿佛下一刻就要把俩弟弟捆起来打一顿似的,勾起了崔衡当年被他按着抽的恐惧,竟不敢提这事。和哥也是他摆弄大的,看他这兄长却比看父亲还觉着敬畏,只管听着大哥教训,不敢回嘴。
不敢,不分,不提了。
崔家兄弟抽抽蔫蔫地回车马上,带着杨氏和家人们回了京。
崔燮送出几里,便提缰回转,却没直接回庄子上,而是叫人带他看了看崔家的地——主要就是看他那杂交大豆。
这两年他最多的工夫就下在大豆上了。
最早做杂交实验的蚕豆授粉率低,杂交品种更不容易结实,他后来就改试了大豆。这两年间他们家买遍了各地豆种,在庄子角落里开出菜地连试了两年,总算总结出了传粉经验,杂交出几种能增产的。
其中最好的一种能比对照组多收一成多,一亩地就能多产二三十斤豆子,若将崔家这四顷地都种起来,足可多产一万多斤……
若是全县、全府都种上呢?
他看过府志,迁安县计有地六千一百五十七顷,军屯一百二十顷;而永平府官地、民地共计六万六千八百二十六顷,军屯则二千四十八顷……
崔燮自己算着算着,都觉得心跳加速,想冲到府县衙门里,逼着官员推行。
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冲动,仔细列了列杂交大豆的优缺点。优点不烦细说,缺陷就是杂交大豆不好育种,得优选出健壮的亲本,掐着时间去雄、防止自体授粉,还要沾着花粉一株株地人工传粉。而结出的豆种也不如普通豆子好出芽,就是顺利长起来也只能收一季,收获的豆子不能做种,必须得有专人负责杂交。
他写了两万字的《迁安一号杂交大豆选种培育书》出来,脑子也冷静了,筹划着建个杂交大豆育种基地,引导百姓从他们这里买豆种栽种。
大豆是能肥田的作物,可以跟春小麦间作,也能跟冬小麦轮作。这两年天气特冷,迁安这边大部分倒是种春小麦的,麦间里栽上几行大豆,只要间隔合适,灌溉、肥料都跟得上,既不影响小麦产量,还能多出一份收获,收完后把豆根翻进土里又能肥田……
这已经是他能想出来最好的丰产法子了。
崔家实验用的是上等田,这一年亩产约在三石八斗小麦、一石三斗大豆上下,光是小麦收成就比往年高了八斗。这项实验虽还没来得及在中、下等田里试过,但迁安一县就有上田七百八十一顷有余,算收成就能多出六十余万石。
再算上大豆的收成……这下他再写多少万字的小论文也难冷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