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却摇摇头,沮丧地请求:“我已经不想走科举路了,让我在你手下做一个小吏,能得个温饱就不错了。”
武大郎想了想:“若是不求仕途只求温饱,为何不直接在老家,便于照顾父母?”
黄堂以为武大郎是在找理由拒绝自己,敷衍几句离开,回头就忿忿不平:“不就是不想接济说,说什么照顾父母!”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了!”
黄堂不告而别后,依然心绪不平。
路过一家茶楼,坐下用餐,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说八卦,一时间报复心起,凑过去与别人八卦起来:“我跟你说,那潘氏是个美人,可惜水性杨花,嫁了个侏儒武大郎……”
越说听的人越多,大家都凑过来,让谣言在小小的茶楼几乎是人尽皆知。
但是黄堂还不满足,故意写了造谣文书,当做故事书一样免费传发出去,让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越传越离谱。
“我跟你说,潘氏水性杨花,武大郎是个侏儒……”
“我跟你说,潘金莲,武大郎……”
等黄堂回到家乡,刚到村口,就听到村里人热情招呼他:“王生你可回来了!武大郎派人给你家盖好了新宅子,你爹娘已经搬进去了!”
“新宅可气派了,快回去看看!”
黄堂回到家乡,当看到武大郎派人为他家中盖好的新宅子,想起自己造过的谣言,顿时追悔莫及。
他怕毁人名声,后悔地一路奔回阳谷,并将其所写的造谣文书一一撕毁。
但是已经迟了,谣言一旦传出,便难以收回,武潘二人的谣言就如此传开。
【什么叫“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就是。】
【因为黄堂的恩将仇报,潘金莲成为了民间有名的□□,武大郎成了被戴绿帽子的侏儒。文人施耐庵听到了民间传说,将之写进了《水浒传》一书,后来“兰陵笑笑生”在此基础上扩大写成《金瓶梅》,“金”就是潘金莲,将她写得更加可恶。】
【现代,1992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武植的棺椁,发现武植至少一米八,根本不是侏儒。】
《水浒传》说:“武大郎,清河县人氏。”
历史上中,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人,而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莲,是清河县黄金庄村人,与武家那相距不到两公里。
根据黄金庄《潘氏家谱》记载,宋末就有潘氏居住,因为过去常年闹水灾,这里地势较高,从未受患,并且土壤肥沃,集市繁荣,堪称“宝地”,故名黄金庄。而潘金莲原本是十分有才名的贤媛。
武植为官清廉,死后被当地人立了生祠,成立了“武植祠”,现如今一直香火鼎盛。
在武植祠里,最醒目的就是武植的碑文,写着这段痛苦的往事:“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这一段,写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出身,以及武大郎的政绩,让乡民立“万民伞”立生祠,可见得人心。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
,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这一段,写得便是名节被毁,含恨之事。
可见,武植在生前,已经被谣言困扰,并且知道是谁造的谣。
一个男人都被困扰,那潘金莲得有多么痛苦!
“这黄堂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施耐庵怒骂,觉得黄堂的造谣也连累了自己。
武植祠还特意配上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画像,并且有对联挂在两侧,可见对施耐庵的愤怒。
分明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一地清官,和端庄贤淑的佳人,偏偏因为误会和造谣,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施耐庵突然有些心虚:他搜集民间素材写作时,并没有去认真考据,考虑到自己的书都成了“四大名著”,岂不是把这二人的污名传遍了全世界?
【历史上,潘金莲不但不认识西门庆,而且与西门庆的原型人物压根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
【“西门庆”的原型可能是著名的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小名叫“庆儿”,他的号是“东楼先生”。有人说,兰陵笑笑生是用“西门”暗喻“东楼”,严世蕃的贪婪、残酷、奢侈,也与西门庆极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