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喊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辛弃疾壮志难酬、英雄末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在疾病中依然看向北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秦观被贬彬州,思念远方的故人也只能徒劳生恨:“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李清照经历国与家的剧变,变得愁上加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岳飞从曾经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最终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被“莫须有”罪名诬告而死,只剩下“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词是唯美的,是敏感细腻的,也是豪放苍凉的,但是整体依然是悲凉的。】
天幕放出了一句句的词,也放出一位位词人悲剧色彩的人生一景。
这一刻,宋人再多的风流也笑不出来了。
在国将不国的大环境下,谁能够善终?
覆巢之下无完卵!
【还有一点,是宋朝的避讳,波及非常广。】
【首先比较常见的是官讳,一般来说避讳帝王的名字,比如大唐时期六部中的“民部”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改成了“户部”。但是也有不那么严格的,比如李唐姓“李”,原本避讳民间吃“鲤鱼”,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避讳,民不举官不究;】
【但是也有很恶劣的避讳,比如我们众所周知,“诗鬼”李贺的父亲名为“李晋肃”,当李贺准备考进士时,考
官认定“进”与“晋”同音,这是犯了父讳,生生的将李贺压了下去。导致李贺一生壮志未酬,27岁就抑郁成疾病死。】
【把老虎叫做“大虫”也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因为李家祖宗叫做“李虎”,避讳“虎”。嗯,假如叫“李龙”,岂不是皇帝不能叫做“真龙天子”,难不成叫做“真虫天子”?】
李世民原本看了大宋的压抑,正为大唐的开明与强大骄傲,突然听到避讳,不自在了。
紧接着就是“李贺”的避讳,李世民惊了:“这李贺被称为‘诗鬼’岂不是很有才华,竟然因为父亲名字谐音相似避讳?这算哪门子避讳?”
李唐不严格避讳“鲤鱼”,也是因为同音不同字。
避讳祖先李虎的“虎”不仅仅是老虎叫“大虫”,前朝历代以“虎符”象征兵权,到了大唐唐高祖时期也改为“鱼符”。
李世民严肃道:“李贺此事必须严查,不同字算什么避讳,且就算同字,以父名避讳岂不是断了学子前程,这让父亲情何以堪?”
哪个父亲会希望因为自己的名字断了儿子前程,那李晋肃若是知道自己儿子不但因为自己不能参加科举,还27岁年纪轻轻抑郁成疾病死,得有多伤心!
魏征支持:“陛下圣明,此事的确应该严查!”
【但是唐朝这样在我们现代看来很夸张的避讳,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宋朝的避讳更广,分为“官讳”和“私讳”。官讳里的“御讳”是指皇帝的名字,只要是人名、地名、官名等犯了“御讳”都得改动;也就是说老赵家皇帝的名字在其他所有地方都不能使用。而且,赵家皇帝改名字改得很频繁哦~】
嬴政:???皇帝改名字改得很频繁是什么操作?
不光前朝的皇帝不理解,赵匡胤和赵光义也不理解。
“你后代为什么要频繁改名字?”赵匡胤眼神怀疑地看向赵光义,怀疑又是这个花样太多的弟弟搞什么幺蛾子。
赵光义有个猜测,却不敢承认。
难不成,皇帝无子,所以收养宗室的孩子,所以才改名字?
可是都改得频繁,总不至于都无子,都收养吧!
【私讳又称为家讳,在宋朝不避家讳甚至会被判刑。还有圣贤、尊长之名,都得采用其他方法加以回避——也亏华夏文字多,换成欧洲那种为了表示敬意使用祖宗名字的命名法,因为避讳抓的牢房都住不下。】
咕咕为了举例,简单的放出了几个国王和女王还有王子公主的名字。
什么致敬祖父王子取名叫查理,致敬祖母公主取名叫伊丽莎白,随便打出一个维多利亚出现一大批贵族和平民,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喜欢你所以我要用你的名字”。
“这西洋人,都没有尊卑有别吗?”与西洋人打过交道的玄烨原本就觉得洋人的名字难记,但没想到加上祖宗的名字后更难记。
【在这样更为严格的文字管控下,我们就看不到很多皇室与朝政的事。要知道在大唐,文人什么都敢写,什么杨太
真秘史、中宗怕老婆、宦官与帝王的父母情谊、藩镇节度使的鬼故事、武则天私生活,不管造谣还是夸张,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可惜,宋朝的百姓感受不到这种八卦皇室的快乐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
原来大唐开明还有这样的后果,让百姓感受八卦皇室的快乐???
他们老李家,都要成百姓眼中的笑话了?
本就与八卦小报的宋朝,帝王们齐齐沉默了。